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生态文明水平”不能成为GDP的脂粉

http://www.CRNTT.com   2009-08-18 14:17:51  


我国首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
  中评社北京8月18日讯/我国首份“地区生态文明水平排行榜”近日出炉,一些人们普遍认为的生态大省排名不靠前而经济发达地区的排名却遥遥领先,令人质疑“生态文明水平”怎么还是以GDP为标准?《中国青年报》今天刊登评论员邓清波的文章“‘生态文明水平’不能成为GDP的脂粉”,作者认为,“所谓‘地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出现这样的尴尬,也未必全部怪罪于专家的‘故弄玄虚’,因为,衡量生态文明水平,如果真的完全与GDP脱钩,变成纯粹的民生硬指标,则势必直接挤压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文章内容如下:

  我国首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已经出炉,它来自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排名首次披露了各省区市生态文明的发展现状。(《中国经济周刊》8月17日)

  由于它是“我国首份”,本来是很值得期待的。然而,它的真面目却令人晕眩,并进而让人生疑:一些人们印象中的生态大省,排名却并不靠前,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排名却遥遥领先。换言之,这份标榜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的榜单,本质上还是一份GDP排行榜。

  对此,有关专家称:生态文明水平即生态效率(EEI),概念源自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的研究和政策中。看似有“国际组织”背书,实际上生态效率就是生态效率,何必要玩弄文字游戏另称之为“生态文明水平”呢?“生态文明水平”和“生态效率”从中文词义来理解显然不是同一回事。用“生态效率”替换 “生态文明水平”,生态文明水平的衡量标准就变成生态效率的衡量标准,采用的是生态效率的计算公式:EEI=GDP/地区生态足迹。按照这个公式,在所谓 “地区生态足迹”(专家指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总体冲击,生态足迹等于生产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其废弃物所需要的有用土地的面积)一定的情况下,作为分子的GDP越高,所谓的“生态文明水平”也就越高了。

  这样做的结果,不过是用“生态文明水平”为“唯GDP论”重新披上一件光彩夺目的外衣,各个地区仍然只需拼命地将GDP数字搞上去,在这种“生态文明水平排名”上就能取得较高的位置,就有更加好看的“政绩”。虽然有关专家辩解说 “GDP高不一定生态文明程度高”,但这不过是因为各个地区在所谓的“生态足迹”上还有些自然差距而已。专家的计算公式明摆在那里:作为分子的GDP数字越大,计算出的结果就越大。

  其实,生态文明水平并不一定要做GDP的“陪房丫头”,一定要和GDP捆绑在一起来衡量,来充当GDP的陪衬指标,它应该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诚如专家所言,保护生态文明不能就不要经济发展了。但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胡搅在一起。对于老百姓来说,生态文明水平更是一条民生的基线,是老百姓理应享有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条件,完全可以用一些百姓更能看得懂的标准来衡量。比如,百姓生活中实际拥有的绿地量,人均拥有的森林面积和草地面积,野生动植物保有水准,水源清洁程度,空气质量,等等。这些数据老百姓容易看懂,客观上也是检验一个地方生态状况的“硬指标”。否则,按照有关专家现在的这种计算法,一个河流严重污染、比如镉污染已经威胁群众生存的地方,因为GDP数字大,在所谓“生态文明水平排名”上反而比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更高,这样的“生态文明水平”是没有意义的。

  所谓“地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出现这样的尴尬,也未必全部怪罪于专家的“故弄玄虚”,因为,衡量生态文明水平,如果真的完全与GDP脱钩,变成纯粹的民生硬指标,则势必直接挤压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失去了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支持、认同,则专家们辛苦整出来的“排名”很可能就成为一张废纸了。掌握着排名话语权的,还是权力,而决定着权力取向的,还是目前的政绩考核体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