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国际粮价再暴涨 潜在通胀危险之源

http://www.CRNTT.com   2009-06-25 10:16:35  


 
  二、全球增发货币可能引发的通胀主要是“资产型通胀”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货币相对于资产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而不是CPI,居民消费价格)来说实际上发生了极为严重的通货紧缩,即币值大幅升值。美国道琼斯指数从2007年10月11日14198点的历史高位下跌至2009年3月2日的最低点6763点,跌幅达52.37%;香港恒生指数从2007年12月14日的31638点下跌至2008年10月27日的最低点10676点,跌幅达66.26%;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从2008年7月11日的最高价每桶147美元下跌至2009年1月14日的最低点每桶36美元,跌幅达75.51%! 

  本次危机的本质并非是资产价格下跌,而是钱本身变得太贵了。在一定意义上说,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实际就是一次货币危机。全球货币体系相对于股市、债市、汇市、期市、油市以至楼市的价格体系来说出现了严重失序。目前各国央行增发货币的实际目标,不过是纠正这些市场中价格暴跌下的货币过度升值。 

  如果说当前一些国家的货币增发将导致通胀,那么与此前的相对于居民消费价格来说的币值缩水不同,这是一种特殊的“资产型通胀”。这种资产型通胀是必要、必须和迫切的。没有这样一个“矫枉”,全球的投资者就将面对没顶之灾。在产权高度市场化的发达国家,由于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从而企业的总资产大幅缩水,不仅股权持有人的财富在迅速“蒸发”,更为严重的是,企业负债率的急剧上升,导致债权持有人的风险也在急剧增加。如果这种“资产缩水而债务不缩水”的矛盾继续趋于激化,全球大企业中,美国“通用汽车”式的因资不抵债破产或被迫进行债务重组的案例就将层出不穷。国际大资本就得重新“洗牌”。由此一来,不仅世界经济复苏将更加遥遥无期,而且全世界的政府财政都得被这样一个“陷阱”拖垮。 

  三、防止过剩生产能力膨胀需要财政政策配合 

  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使“保增长”的短期政策与调整产业结构、防止过剩生产能力膨胀的中期目标相结合,关键不在于收紧货币政策,而在于财政政策,特别是与产业政策相结合的中期财政政策应有更大的作为。 

  国际上有成功经验可循。在上世纪整个70年代,日本面对的是1971年美国放弃“金本位”的“新经济政策”和1972年“布雷顿森林体制”解体引发的日元持续大幅升值,是1973年和1979年两次世界石油危机引发的能源价格暴涨和世界经济衰退。但日本不仅没有因此陷入停滞,反而实现了加速经济赶超,产业结构从重化工业型态升级到高加工度型态和资源节约型态,外向型经济从价格竞争阶段成功过渡到非价格竞争阶段,一举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在日本这一段的中期政策体系中,财政手段发挥了极大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在重要基础产业实行促进主体技术、工艺、设备换代更新的加速折旧政策;对淘汰过剩产能或技术寿命、经济寿命已经完结的固定资产提供财政报废补贴或政府收购(即产业退出政策);在竞争效益和规模效益中坚决选择集中优先,对兼并、重组提供政策贴息的产权金融支持等。这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在应对本次危机的政策体系中认真研究和努力借鉴的。 

  在“保增长”中,货币政策只能保“量”、保速度、保扩张;而保“质”、保升级、保效益,要靠能够直接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财政政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