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石油金融化风险 要从战略高度防范

http://www.CRNTT.com   2009-06-22 11:55:57  


 
  事实上,当前全球原油每日需求量约为8557万桶,但期货市场的每日交易量却达到1.2亿至1.6亿桶,正是这种远期交易的炒作,导致油价飙升。据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估算,即使到2030年,全球原油每日平均需求量也不过是1.16亿桶而已。期货交易量远远高于现货需求量,中间的持仓者自然就是获利套现者。然而,油价的大起大落,无论是对产油国,还是对消费国都是不利的,尤其是当前油价的飙升,对于经济增长整体放缓的消费国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从战略高度防范风险 

  笔者认为,油价的大起大落蕴藏着极大的风险,需要从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幷防范,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石油金融一体化避险战略机制。石油金融一体化即借助金融的支持,使石油企业可以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通,更好地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套期保值、价格锁定和规避经营风险。具体而言,一是要利用金融资本积极参与期货市场。我们的石油战略储备不仅应包括实物储备,还应包括期货储备。国家应制定专门的石油金融货币政策,对战略性期货储备所需的长期融资和短期投机运作所需的短期融资制定不同政策,要积极培育具有较高信誉能力的期货市场交易主体,幷赋予其较灵活的海外融资权限,更大规模地有效利用国际金融资源,提高操作主体遭遇恶意攻击时的持仓安全性。同时,要建立对实物储备的金融支持体系,采取合理对策,把单纯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外汇储备与灵活的石油等资源的期货储备密切结合起来。 

  加紧建设我国石油金融体系。应加强石油企业、银行、外汇储备机构等各方面的联动,建立起完善的石油金融体系。针对当前国际油价的操作实际上已经变成了金融化操作,期货交易量已经完全脱离了实物供给量与需求量,而且在其价格波动背后,国际金融资本已经大规模参与到实物市场中来。应对这样的竞争格局,我们也需要在“走出去”战略中制定相应的金融对策,要把石油领域的“走出去”与金融领域的“走出去”、石油安全与金融安全联系起来考虑,鼓励将石油价格、利率、汇率等风险综合起来考虑,迅速构建一个强大的金融支持体系和形成若干企业化的操作主体,扭转我国目前在油价问题上的被动局面。 

  积极构建我国石油金融衍生品交易平台。我国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也是石油主要消费国之一,但目前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格局中没有相应的地位。如果能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石油衍生品期货交易的基础上,适时推出原油期货交易,对充分利用我国信息资源和规则优势,及时掌握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关系,提升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无疑是极有益处的。 

  提高企业的石油金融市场意识。石油企业要努力了解和把握石油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则和运行规律,深度挖掘和灵活使用金融市场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和手段,制定投资组合策略,探索参与和利用石油金融市场的现实途径。特别是利用期货市场信息灵通、反应快捷的特点,及时发现影响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的因素,有效规避投机因素导致的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石油金融化可以极大地完善石油市场,促使市场主体更多元化。但是,石油金融化也会助推油价涨跌。目前的油价飙升,固然有经济复苏以及各国扩大战略储备对石油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石油金融化推波助澜的结果。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