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台湾经济走出转型期困境的关键所在

http://www.CRNTT.com   2009-06-13 00:09:14  


能否与大陆经济深度合作攸关台湾未来
  中评社香港6月13日电/《中国评论》月刊六月号发表社论《台湾经济走出转型期困境的关键所在》。社论表示,台湾的经济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它自身的范畴,成为任何政党及政治人物都不可忽视的头等重大问题。“从长远看,台湾经济要真正走出转型期困境,实现脱胎换骨,非籍由与大陆经济的全面融合不可。由此观之,ECFA非但是必须签,而且攸关着台湾的未来和下一代的命运。”全文如下:

  马英九上台满一年了,经济问题始终是困扰他的最主要问题。“517”民进党发动的大游行,也是借由“呷饱没”为主要诉求口号。由此观之,台湾的经济问题已经远远超越了它自身的范畴,成为任何政党及政治人物都不可忽视的头等重大问题。

  台湾经济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自六十年代以来,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为导向,实现经济腾飞。据统计,从70年至95年,短短25年间,台湾人均GDP由364美元飙升至11868美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然而,经济飞速发展,也使得台湾的劳工、土地、环境等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台湾被迫走产业升级,转型换代以及发展服务业的后工业化之路。由此,步入经济转型期。此后的十余年间,台湾经济徘徊不前,人均GDP始终在一万多美元来回游荡,在四小龙中排名不断倒退,成为“龙尾”。

  经济转型,对于任何经济体而言均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台湾也不例外。只是这个转型期拖得太长,至今仍在黑暗中摸索。台湾的经济学者们不可谓不多,也不可谓不专精,但何以未能为全社会指明方向,加速经济转型呢?其实,经济转型无非是逐渐去加工业化,代之以创新产业与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对此,台湾学者们是烂熟于心,也提出了不少堪称远见卓识的意见和建议,但不幸的是大都未能落实,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原因被否定了。

  细心人士注意到,台湾的经济转型期,也恰好就是台湾政治改革、民主化的高潮期。民主化当然是好事,问题在于检验民主化成功与否的标准是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大幅提高民众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生活水准;还是仅以形式上的选票政治为标志?如果仅是后者,则未受民主化之利,反受其弊。台湾在经济转型期由于政治环境丕变,“本土化”、“台湾优先”等政治口号越唱越高,严重干扰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归结起来,重点有这么几条:

  1、由于政治恶斗,政客们攫取权力后,一方面肆意煽动民粹,挑起族群对立,使社会气氛恶化,令投资者却步;另一方面用政治手段干扰岛内正常的治理系统,导致政经体系严重失序,文官体制被破坏,贪腐自上而下,漫延、渗透至社会各个角落,经济活动“黑色化”,部分企业家们的用心不在产品创新、产业提升上,而在于蝇营狗苟,靠拉关系,巴结权贵以获得暴利。“前总统”陈水扁的系列弊案就是最典型的例证。

  2、发展高附加值的服务业,首先是金融和服务贸易业。但台湾的金融改革不但缓慢,而且沦为政客与财团上下其手,掏空公共财产贪污自肥的手段。此外,金融和服务贸易业都仰赖一定规模的市场和需求。仅靠台湾2300万人口的市场,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本来与近在咫尺的大陆市场密切合作,足以使台湾成为亚太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但在政客们的刻意干扰下,持续采行“戒急用忍”、闭岛自守的政策,致使台湾金融和服务贸易业不断萎缩,如高雄港由九十年代初全球第三大货柜港,排名一路下滑至去年的第十二位,令人痛心!

   3、在“本土化”的旗帜下,政客们大肆反中,“去中国化”,对中国文化不屑一顾,弃之如敝。而创意文化产业本来最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方能推陈出新。断绝文化源头,无异自毁长城。此外,岛内的旅游、餐饮、酒店、运输等各服务行业的培养和发展,也亟需大量外来游客支持。在过去十余年间,数以亿计的陆客被人为阻挡,台湾服务行业的萎靡不振也就在所难免了。

  国民党马英九重新执政后,高度重视经济问题,短短一年时间即以两岸关系的大幅改善和开放政策为台湾引进人流、物流、财流的“活水”。在空前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台湾虽然遭受重创,但仍在东亚地区率先反弹,不可不谓是拜改善两岸关系之功。从长远看,台湾经济要真正走出转型期困境,实现脱胎换骨,非籍由与大陆经济的全面融合不可。由此观之,ECFA非但是必须签,而且攸关着台湾的未来和下一代的命运。

  所有真正爱台湾的各界人士对此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