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三鹿案二审的法律悬疑

http://www.CRNTT.com   2009-02-08 07:40:31  


 
  我们应该还记得,三鹿奶粉其实一点都不“伪劣”。它出产自“三鹿”这个全国知名的奶粉品牌,根正苗红,名门正宗。它怎么个“伪”了?作为国家免检产品以及身戴二百余项荣誉称号的“三鹿”,它"专业生产,品质保证,名牌产品,让人放心",它怎么个“劣”了?至少从"产品"上说,“三鹿”并不伪劣。但从食品上说,它又被确证有毒。从主观上讲,当各地的结石宝宝纷纷反馈到三鹿集团后,问题奶粉的产销链仍在一如既往地运转。这种明知生产的奶粉有毒,仍然继续产销并因此危害到公共食品安全的行为,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为由加以指控与惩处是否合乎事实与法律,还需要司法机关的认真考量。 

  另一方面,"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的刑事究责也不能仅仅局限于产、销环节。为什么作为名牌产品的“三鹿奶粉”成了“有毒食品”?张玉军、耿金平等人固然“功不可没”,负有食品安全监管之责的官员渎职失职恐怕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虽然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和石家庄市委书记等一应官员,已被责令引咎辞职,但迄今无一位官员进入司法究责程序。我们知道,无论是道义责任、行政责任还是党纪责任,均不能替代司法责任。“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波及之广,影响之恶劣,损失之惨重,无一不在催促着司法机关加快对责任官员进行刑事追究的进度。在此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田文华等一审落判也给司法留下了一串省略号。且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二审是否能为此划上一个句号。 (作者王琳,海南大学法学院学者)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