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美国模式既非完美,也非邪恶

http://www.CRNTT.com   2009-01-23 10:29:18  


 
  即便在美国国内,进入21世纪以来,也不断有学者呼吁美国政府将经常账户赤字逐步调整到占GDP2.5%以下的水平,以维持美元和美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但“双赤字”问题没有改善,同时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具有全球最强大的跨国公司,它们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获得的巨额收益,通过更加复杂和隐蔽的渠道被分散,这也导致了两大结果,一是东亚和中东等净储蓄是通过较为透明的渠道,以持有美国国债等方式回流美国;二是跨国公司通过较为晦涩的渠道,使得华尔街和主街的流动性不断膨胀,逐渐具有了更为强大的市场操纵能力。

  美国模式的特征之四,是美国居民部门的过度消费行为没有得到及时修正。

  我们接下来会指出,这种过度消费不仅得益于美元泛滥带来的股市和房市泡沫的“财富效应”,也得益于美国政府对按揭贷款的隐含担保。目前美国经济的综合储蓄率为13%,除美国企业略有储蓄之外,政府收支是赤字,居民的净储蓄率大致是零。次贷危机暴露出,不仅政府在滥用国家信用,居民在很大程度上,也在滥用国家信用。

  根据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斯蒂夫•罗奇的计算,目前美国GDP增长中,来自消费的贡献率高达72%,政府和居民部门脆弱的财务结构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来自东亚和中东的净储蓄客观上可能压低了美国的长期利率,但这幷不是美国消费过度膨胀的根源。

  更直接的根源在于格林斯潘在2001年之后,连续降息了大约25次,其中2002年第四季度到2005年第三季度剔除通货膨胀后,美国实际利率为负,这使得美国民众产生了股市和房市价格永远上涨,永远是自动取款机的强烈幻觉。而此后直到次贷危机爆发前,美联储连续17次的加息,使得过度消费终于无以为继。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美国模式的特征之五,是联邦政府通过政府支持的企业(GSE),包括房利美、房地美等,给居民过度消费和金融过度膨胀提供了不恰当的支撑。

  1999年9月30日《纽约时报》的一篇由PeterWallison撰写的文章,是联邦政府担保有可能导致巨大危机的最好注脚。“房地美和房利美降低了借款人向银行或者其他机构获得按揭贷款的门槛,而房地美和房利美却宣称这是为了迎来美国经济的下一个春天,在克林顿时期房利美和房地美由于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担保和融资而深陷财政丑闻。'两房’进入次贷这种新业务领域,显然显着地放大了风险,政府的担保无疑会使得自己陷入不得不救助'两房’的困境,就如同联邦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曾困扰于储贷危机救助一样。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的看法是:另一场更大规模的储贷危机即将降临。”

  在上世纪,全球经济失衡(global economicim balance)还不是个时髦的词汇,但联邦政府对“两房”提供隐含担保的危险已显而易见。次贷危机看起来,是上半场喜剧和下半场悲剧的混合体,上半场,政府对中低收入阶层购房开出了担保这个空头支票,收获了选民的选票,美国民众的自有住房率从1987年的68%提升到了次贷危机前的81%,中低收入阶层收获了商品房,华尔街把本来不起眼的次贷业务做成了余额一度高达5.8万亿美元的大买卖,华尔街收获了钞票,三者皆大欢喜。但是当中低收入阶层开始违约,华尔街开始恐慌,白宫开始面对兑现空头支票时,三者都陷入了悲剧性的困境。白宫实在不应该给华尔街和“两房”开出一张金额由后两者随意填写的空头支票,而对次贷危机的救助,很大程度上就是兑现当初的担保。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