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智库:把握新机遇 台企可走深度融合捷径

http://www.CRNTT.com   2023-03-22 00:06:39  


 
  三、对台资企业二十大后的更深度参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的思考

  1.台资企业要深耕新发展格局下的大陆市场。

  根据二十大报告指明的方向,大陆将致力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陆的工业体系将会更有韧性、更加安全、更有质量和效益。过去大陆是“两头在外”,加工生产在内,零部件、原材料和市场都在外。现在,在内循环下,大陆将通过补链、扩链形成水平分工与垂直整合相结合、“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产业链集群。这样的产业链集群不仅将吸纳大量就业,还将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供应链的安全性将得到有效保障。疫情之下,各国各地区的隔离阻断,会对全球供应链带来巨大冲击,但是由于中国大陆一些地方产业链相对完整、产业集群自成体系,供应链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保障,疫情之下很多跨国公司反而把大量的订单转移到了这些地方。这些地方订单出现了逆势增长。这说明,内外平衡发展的产业链集群要比“两头在外”、高度依赖国际供应链的地方更加安全、更加高效。对经济内循环的持续着力成为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台资企业要紧紧抓住中国大陆产业正沿价值链向上攀升的大趋势,大陆当前有 4 亿的中等收入群体,对高品质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广大的中小企业开展创新、培育品牌提供了最为丰富而便利的市场,特别是互联网 + 制造业的全面渗透,近几年陆续涌现出的以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为特征的“新制造”就是这种趋势的一种反映。台商台企品牌意识强,运用互联网和创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能力强,台资台企发挥自身管理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开拓大陆内部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基础。

  2.积极创造企业内外双循环互动新发展模式。

  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新发展格局下,大陆的经济发展将不再以实现顺差为目标来一味扩大出口,而是以适度扩大进口、实现进出口平衡为目标。对世界来说,大陆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预计未来 10 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 22 万亿美元,服务进口总额将达 5 万亿美元,两者加起来超过 27 万亿美元。这么庞大的市场需求必将对世界经济带来直接而持久的拉动。近年来部分台资企业集团受上游欧美企业的要求,实行“中国大陆+1战略”,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集中投资于中国大陆的一些企业转移到越南、印度等其他新兴发展中经济体,以避免所谓供应链过于集中带来的风险。其实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开拓一带一路与这些企业的迁移范围有很大的重叠,台资企业可以积极与大陆的一带一路对接,既充分享受大陆的相关鼓励政策和海外保护支持,也可与留在大陆的部分进行合理分工,创造内外循环互动的新运营模式,内外有效协同互动,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3.积极参与大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二十大强调科技创新的战略性作用,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并放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章节之后,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赋予了其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自十八大以来,大陆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12位。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布局建设500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正加快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当前台资以及外资研发中心已成为大陆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陆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上海为例,上海作为国家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不仅率先出台《上海市鼓励设立和发展外资研发中心的规定》,而且深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积累创新要素和人才资源。在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下,上海外资研发中心数量不降反增并呈现了较强的增长态势,推动了以科技研发为主的高科技服务业外商投资迅猛发展。截至2022年6月中旬,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522家,继续引领全国其他地区。台资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大陆的科技研发中心建设,无论是台资企业内设的研发中心还是设立独立法人的研发中心,根据同等待遇原则都会得到大陆相应政策的扶持,通过承担大陆的相关战略产业科技创新项目,也是台资台企深度融入大陆经济发展战略的捷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