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评智库:应保九二共识及战略模糊

http://www.CRNTT.com   2021-05-06 00:01:34  


 
  因此,既然大陆方面仍然把“九二共识”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对“两点论”的清晰化就不会排斥战略模糊,而是仍然有必要保持一定的战略模糊。因而,在总体上讲对“九二共识”的清晰化应该是适度的、分殊的清晰化,而不是极度的清晰化。因为极度的清晰化预示着一种极端的情形,即只要“两点论”,根本不要战略模糊。除非两岸关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故,否则此种情形应该不太可能出现。

  实际上对大陆来讲,在2035年远景目标已经揭示出国家发展态势的明朗前景,而由此将筑牢“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历史大势的情况下,在两岸关系发展演进中更需要把握好的是两对关系:一是“两岸同属一中”的“强共识”和“九二共识”实际上仍然作为“弱共识”的关系;二是对于作为“弱共识”的“九二共识”,大陆需要把握好战略清晰与战略模糊的关系。从辩证的意义上讲,“强共识”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而“弱共识”则可以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把“弱共识”发展到“强共识”,是从和平发展转进到(和平)统一的逻辑顺延。而在目前,如果还要维持和平发展,那么保住“弱共识”,也就是保住“九二共识”及其战略模糊,是必要的,也有一定的可能性。这对岛内某些人来讲既是一道必答题,也是一道测试题(itisatestforthe“春暖花开”)。就此,对于如何能够保住“九二共识”,把握好“九二共识”的战略清晰与战略模糊的关系,这里提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对“九二共识”可以采取“一中原表”的做法,即“一个中国,原版表述”。这样做别怕费事,先把海协会、海基会关于“九二共识”的两个版本都摆出来,原文照录,苍天可鉴!民进党不是说尊重“九二历史事实”吗?这就是历史事实。而且,这样做是有先例的,“胡宋会”会谈公报就是这样做的。〔18〕因此,采取“一中原表”既有充分理由,也有典型案例。

  先说理由。一般来讲,汉语习惯用简约方法概括某项政策或某种概念,但在两岸关系中处理“九二共识”的问题,后来的事实证明,越简化反而越容易引起争议,越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复杂化。苏起用“九二共识”四个字概括1992年两岸两会达成的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结果,本有好心之善,也有简约之美,还有使用之效;但随着时间推移和在各方不同解读下的扭曲与任性,其内容的失真、原义的失传,乃至后来的争议之大、说法之走样,可能也是发明者未曾料到的。民进党无论其执政还是在野,都一直不接受“九二共识”,并用“九二精神”、“1992年香港会谈之基础”及“九二历史事实”等繁多说辞混淆视听,国民党内部则很早就出现了不同样式的“一中各表”的说法,而大陆方面也曾一度有过“各表一中”的说法。〔19〕无论是上面哪种说法,都是越简化概括,越容易产生歧义乃至争议。因此,不如采取“一中原表”的方式,先把1992年两岸两会达成的原版文本全部奉出,用原版完整的表述说明双方曾经共同达成的“共识”,以避免“各表”方面的争议,更避免“事实承认”方面的矫情。也就是说,先复杂后简单反而是最好的方法。对“九二共识”的认知与解释,更应该采取先繁后简的路径,即采取“一中原表”的做法。〔20〕这样,原来的历史事实是什么就是什么,而且都是原汁原味的政策表述、甚至用语遣词,避免自说自话和事后“复杂化”解释。特别是,“一中原表”、“原版表述”已经包含双方承认且均予以表述的两个方面:一个中国与谋求统一;也包含双方默契下的战略模糊空间。“一中原表”表的是正解,是“两点论”,也表了战略模糊空间。〔21〕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