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汪毅夫:闽南方言志/民俗志研究的力作

http://www.CRNTT.com   2020-03-15 00:02:44  


汪毅夫(来源:中评社资料图)
  中评社北京3月15日电(作者 汪毅夫)现代学者研究闽南文化有近百年的学术历史、有方言志/民俗志研究的学术传统。1926年,厦门大学在国文系基础上增设国学院,国学院又附设方言研究会和风俗调查会。当年,厦门大学国文系、国学院的学者将研究的视野从文献、文物扩展到田野,提倡“旅行看现代人的生活”(顾颉刚教授语)即田野调查:实地记录方言现象、也实地记录民俗事象。他们曾有出版闽南文化研究合集《闽南讲学集刊》的计划而未果。拟议中的《闽南讲学集刊》包括罗常培教授《闽南方言研究》、林语堂教授《闽粤方言之来源》和张星烺教授《泉州访古记》、顾颉刚教授《泉州的土地神》等,包括闽南方言志研究和闽南民俗志研究的经典作品,体现的是方言志/民俗志研究的学术传统。后来,顾颉刚教授将方言志/民俗志研究表述为“用风俗解释方言,即以方言表现风俗”。厦门大学学者影响所及,闽南地区漳、厦、泉学者起而响应,闽南文化研究的风气、闽南方言志/民俗志研究的学术传统风生水起。其时,在台湾也有学者如连横潜心于台湾地区“台语”即闽南方言,以及闽南民俗的记录、考源和考释,潜心于方言志《台湾语典》和民俗志《雅言》的编写。

  接续百年学术历史、继承百年学术传统,福建省闽南文化研究会、漳州市漳台文化交流协会、闽南师大闽南文化研究院共同推出的《闽南传统民俗文化》(福州,海峡书局2019年版),是闽南方言志和闽南民俗志的完美结合,是闽南方言志/民俗志研究的力作。

  这部收罗宏富的学术巨制从总体看,有辞书的影子,似辞书而不是;又有方言和民俗的因素,是方言志、也是民俗志。首先,书之前言有“闽南方言标音方案”,包括泉州、漳州、台湾、厦门的闽南方言之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标注方法。书中“每一方言字首次出现时均加以标音,其后再以普通话规范字括注”。我曾见60年前,在普通话拼音方案制定和公布后,广东省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和公布的《广东省四种方言拼音方案》,包括广州话、客家话、海南话和潮州话的拼音方案。这是因为普通话拼音方案并不全完全适用于方言标音。例如,闽南方言“安姐”(妾之一种)的“姐”字是无法用普通话拼音方案准确标音的。出于无奈,我曾在论文里就“安姐”之“姐”字做过说明:“音近于‘这',但‘这'字不读翘舌音”。而《闽南传统民俗文化》第4册第214页适用“闽南方言拼音方案”,轻松而准确地为“安姐”标了音。其次,书中往往于“方言字”下来一段相关民俗事象的描述,或在描述民俗事象后用“方言字”概括之。全书几乎是由“用风俗解释方言”或“以方言表现风俗”的段落构成的。在我看来,若书后附录“方言字”索引,则可以将全书当方言字典或民俗辞典一类工具书使用。 

  这部精雕细琢的文化精品在分部和细节上也颇多亮点。譬如,书中“谈闽南文化,但不限于地理上的闽南”、不“漏谈台湾”,将台湾部分与漳州、厦门、泉州等量齐观,如此甚好;对长期生活在闽南、台湾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民俗,书中也有选择性的适度描述,并且有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论述。描述和论述往往相当精到,如第4册第230页关于畬族婚礼上新娘“作为三公主的女儿只要躹躬、作揖,无须跪拜”的描述,非经深切观察、熟知其族源传说者不能出此;又如,第1册第30—31页关于汉族“一些日常词汇是来自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例如将男女婚配都称为'牵手',少女称为'猫女',然后一进步改造成'乌猫',用来指代暗中与人谈情说爱的少女”的论述,有多重论据足资证明。 

  《闽南传统民俗文化》的主编林晓峰、副主编陈易洲、顾问陈正统、撰稿陈荣翰,以及在书之《后记》题名的张龙海、王连茂、郑镛、张大伟诸君,都是我的朋友,我因为他们的学术成就、也因为可以常语人曰“我的朋友林晓峰”、“我的朋友张龙海”等,而在心里说“我骄傲”也。                  

  我向读者诸君郑重推荐《闽南传统民俗文化》。

  (作者汪毅夫系闽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