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智库:“一带一路”在缅甸 进展顺利否?

http://www.CRNTT.com   2018-07-31 00:09:49  


 
  舆情监测及媒体公关。企业应组建一支专业团队(中英文熟练、最好缅语也能看懂)通过重点浏览当地主流媒体及非政府组织网站,辅助浏览全国性主流媒体及知名非政府组织来即时监控搜集缅甸政府、社会对中企,尤其是对中企在缅投资专案的相关资讯,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是正面资讯,团队应通过在当地媒体以及全国性主流媒体及时刊登资讯,并邀请政府官员、议员、记者、知名非政府组织以及学者前来参观采访,尽量扩大正面效应。如果是负面资讯,团队应该迅速果断地进行媒体公关,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具体而言,团队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媒体资源进行及时澄清,通过建立的人脉关系网络进行游说。此外,如果当地发生宗教种族冲突影响到项目建设,企业应首先向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寻求帮助。同时遵守当地政府的法律法规。

  企业形象品牌建构。首先,企业在承建工程之初应通过在缅甸全国性主流媒体以及当地媒体发布详尽的企业资讯,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制作短小视频在缅甸电视台播出,撰写图文并茂的文章在缅甸媒体刊登,制作包含企业文化的精美图片张贴在通过工地的道路上,制作卡通卡片赠予当地居民。其次,企业可以定期举行线下活动,比如联合当地艺术团体举办活动庆祝中缅两国的重要节日,邀请民众代表参观工地,拉近与当地民众的距离。再次,企业应更加关注当地民生建设。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征求当地民众意见,兴建或修缮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或者对当地公共设施予以资金技术援助。同时,企业对当地劳工的雇佣及培训也应更加重视,更加有耐心。

  加强交流解除疑虑。企业应定期与当地政要、社会组织、企业及民众代表交流彼此对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看法,及时掌握当地民众对项目建设的疑虑。然后,企业收集这些疑虑进行归类整理,找出重点问题(比如土地赔偿、就业安置、投资比例等),制定出合理的应对之策,在下次交流会上进行沟通疏导。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对于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给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对于超出自身能力范围以外的问题,及时寻求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的帮助。

  积极支持中国非政府组织进入缅甸开展活动。目前,鲜有中国非政府组织进入缅甸开展工作,这不利于“一带一路”在缅顺利实施。尤其是在居民就业安置及环保等领域,中国政府或者中企完全可以资助一些中国非政府组织去说明中企解决相关问题。此外,中国政府及中企也可以为缅甸境内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并支持中国非政府组织为缅甸当地非政府组织提供管理培训,增进两国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事实上,在中国北京、上海及深圳有很多优秀的非政府组织。这些非政府组织发展成熟,关注议题广泛,完全具备与缅甸非政府组织进行交流的实力。因此,中国政府完全可以通过设立扶助资金来进行招标,邀请国内优秀非政府组织到缅甸开展业务,与缅甸同行建立联系,并为缅甸非政府组织发展提供资金、人员和技术援助,从而在中缅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起紧密联系。中国政府也可以资助研究缅甸的年轻学生到缅甸非政府组织实地调研,加强双方之间的联系。总之,中国应大力资助国内民间组织与缅甸开展交流,扭转官方和半官方交流主导中缅交流的失衡状况。

  关注大国竞争动态。企业应通过定期浏览缅甸主流媒体关注美、印、日、欧盟等国在专案周边地区的最新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外国的这些活动有损及中国企业的可能,就应及时制定对策。如果有收效不错的做法,中企也可以藉鉴吸收,灵活运用。

  总体而言,中国在缅甸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并提出了一系列合作项目。其中主要的大合作专案均取得进展,但问题依然存在。这就需要中缅两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中国企业、缅甸当地社团组织等共同努力,加强沟通,化解分歧,共同推动这些专案早日开花结果,从而切实推动“一带一路”在缅甸的实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