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 
中评论坛:中美关系彼此要有筹码

http://www.CRNTT.com   2017-07-06 00:25:18  


薛力
 
  薛力:习特会后中美的变与不变

  对习特会的总体评估,我的看法是:时机并不是特别成熟,迟一点更好。但会面本身确实给外界传递了一个比较积极的信号:两个大国的领导人见面了,谈了许多问题。还有,特朗普出动了一家三代人,以一种家庭氛围与中国领导人夫妇会面,这有助于增进双边的互信。

  我觉得中美关系的格局并不会因为这次见面而有所改变,特朗普作为一个七十岁的老人,让他改变理念是不可能的,他还是会追求实际利益。在奥巴马时期,中美会谈的特点是中国谈哲学、谈大问题,美国谈具体问题。这一点在特朗普时代会变得更为明显,美国会进一步给中国列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清单。但特朗普本身的施政基调是美国优先,在这个基调之下,他面临着想做的事情特别多,而手上可用的资源有限之间的矛盾。

  所以,和奥巴马时期相比,特朗普可能总体上会在外部有所收缩。但他也要对军工企业有所交代,所以他会突出一些重点。奥巴马对中国是一种从勘察加半岛到达尔文港的半弧形制衡,我称之为C型制衡,而特朗普会抓一些点对中国实施制衡,我称之为“点状制衡”,如朝鲜半岛、东海、台湾问题等。

  我不太赞成有些人说的美国在遏制中国,遏制的另一种说法是围堵,是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实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全方位的包围与堵截,这不符合长期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定位。美国对华政策的基调是制衡,具体做法是两面下注,即,制衡中有接触有防范,这体现的是盎格鲁-萨克逊民族治理世界的理念,不是说要把你堵死。其理念是维持地区力量均势,从而实现地区稳定,而美国则发挥离岸平衡手的作用。做法上是:与各个地区的最大国家保持接触,但扶持该地区第二大的国家,如果没有第二大的国家则构建一个国家集团,目的都是制衡该地区最大国家。这是英国人已经在欧洲玩了几百年的东西,现在美国又放在全世界来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