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重磅专访:何志平谈家国情怀

http://www.CRNTT.com   2017-06-28 00:26:28  


前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中评社 王平摄)
 
  不为良医 即为良相

  中评社:您是眼科界的佼佼者,是非常著名的眼科医生,但后来却走上从政的道路,卸任后又成为一个几乎不太露面,为国家外交工作默默奉献的人,您的想法和目标是什么?

  何志平:我一生追求真善美,最开始的时候我是一个音乐家,我是拿着音乐奖学金去美国留学,那时候我拉小提琴,所以音乐就是我的美。后来我发现在美国吃音乐饭很困难,特别是一个留学生,想要通过音乐在美国生活是难上加难,因此我转为学医。

  为什么选择眼科而不选择外科,是因为眼科为病人带来希望和光明,带来欢笑和快乐,所以我认为这是善。另外,在美国和我竞争的都是外国学生,他们体型比较高大壮硕,病人也比较高大,如果我学骨科或者外科,可能我的身材会成为短板,所以我就在想怎样可以发挥我的长处,弥补我的短处。

  我发现我的手比较巧,我左右手都可以做手术,特别是在显微手术中,我可以发挥所长。而外国人的手比较粗笨,这让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我在美国的最后一份工作是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担任临床眼科院士,那时我也是美国眼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外科学院院士。改革开放初期,第一批留美返华的眼科学生都回到国内任职,他们都曾在我的实验室看过我做手术,听我讲课,因此认得我。后来他们知道我回到香港,非常高兴,马上邀请我回到内地。所以我7月1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上任,9月1日就被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在协和医院讲课。

  我在北京讲课时,台下全都是各大医院的专家教授,其中一位听课的301医院的教授,又邀请我去301医院讲课,之后还有同仁医院等等,所以我很快地就成为了内地的眼科红人。

  那个时候我就希望把最先进的眼科技术带到内地,但我还是觉得内地的医院跟不上来,医疗水平差距至少有十几年,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环境。很多新的机器设备,比如激光,我带去内地,竟然没水没电可以用,水不乾净,电也不稳定,显微手术基本的设备也没有。

  回到中国时我在想,如果我每天做手术,一天下来至多二十台或是三十台,但是如果我教给别人,那效率会更高。但没想到的是,培养一个有经验的眼科大夫,没有十年二十年是无法达到的,花费的时间太过漫长。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