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中华文化论坛:中华文化是两岸的基础与根

http://www.CRNTT.com   2016-11-23 00:08:11  


分论坛现场(中评社 束沐摄)
  中评社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 束沐)在第二届中华文化论坛的第二组分组讨论上,二十余名两岸老中青各界专家学者、文化界人士围绕“中华文化的现代价值”与“中华文化创新的路径”先后踊跃发言并交流切磋,现场气氛热烈。与会人士认为,两岸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对文化、文化概念、文化价值等内容有着不同理解,但均认为中华文化是两岸的基础与根,不仅不能丢弃,而且要坚守根本、发扬创新。

  全国互联网金融工作委员会主任、教授、高级经济师李贻良介绍了“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发展思路,他表示,“互联网+”的时代核心理念有体验、免费、创新和共享,使我们的思维发生了变化,使我们的文化理念不断深入渗透,他以《大圣归来》为例,表示该片是“互联网+金融+文化”,大圣归来有89位制片人,众筹式的投资。他还介绍了政府开展的全国性的四大扶贫工程中就包括“互联网+文化”的扶贫。他指出,全国的文化企业中80%是中小企业,而且都遇到了融资难、上市难的的问题。他表示,互联网能够引领、刺激、发展文化产业,大网络、大金融、大文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来自台湾宜兰大学博雅教育中心的陈复探讨了中华文化的本质意义。他表示,虽然中国人政治告别了殖民,但学术仍然“被殖民”,受到西方思想与方法论的垄断,而中华文化自身的学术能量实质上是萎缩的,并没有适应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文化需求释放出文化能量。事实上,中国原本是思想大国,其影响辐射面超过本身疆域。他从造字开始解读中国二字的“中”,好比一面插在土地的旗帜,预示着中国原本是德性的象征,要建立一个有德性的国度,而中华合起来是“内圣外王”的概念。

  《旺报》总编辑王绰中从媒体人的角度谈两岸当前文化认同问题。他表示,中时最近开始关注“文化台独”与“文化中国”两种思维是否产生碰撞。他以民调数据为例,表示在台湾不否认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有6成多,而认为是台湾人却不是中国人也接近4成。他解释,60年代出生的台湾人接受的文化教育是非常中国的,他们这一辈对中国的认知是不会自我否定的,但现在岛内对“中国人”的理解等同与“大陆人”,基于文化中国的背景对中国认同的台湾人越来越少。他指出,台湾文化曾经风靡大陆,但李登辉以后,台湾文化被本土化、地区化、闽南化,丧失了原有的领导力。

  台湾天开电影文化有限公司执行长余家菁在自我介绍中称,她虽然大学念的是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但现在是麻省理工的物理学研究员,而且有自己的电影公司。她表示,媒体只是一个载具,最重要的是承载的内容是影响人心的,所以每一个媒体人应该肩负起传递什么样内容的责任。她认为,今天要成为一个制片人和导演,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而台湾现在电影行业都说不景气,她现在也和美国、印度合作。她指出,今天如果一个导演走不出康庄大道的人生,无法用电影展现出康庄大道的生活。她表示,沟通从文化下手,身处现在的社会更应弘扬中华文化,因为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精神是什么,让自己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然后真正地爱。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