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评专译:中美战略对话能够管控南海分歧?

http://www.CRNTT.com   2016-06-12 00:05:38  


  中评社香港6月12日电(记者 杨犇尧编译报道)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已举办8年,在扩大两国合作面同时,能不能有效管控分歧面,特别是针对南海问题,澳大利亚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张锋日前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文,呼吁中美针对南海问题开设新对话机制。文章编译如下:

  如果奥巴马政府想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达成一个权宜之计,那今年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一个契机。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办至今已第八年,目的是扩大中美的合作面,管控分歧面,中国学者称这项对话是中美关系的“降压阀”,美国主管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认为,该对话已成为两国所有对话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旗舰”。

  但就在对话召开的两周前,奥巴马高调访问越南并宣布解禁维持近50年的对越军售禁令,亚太再平衡战略在美越关系的戏剧化升温中得以凸显,似乎令人看到美国对中国构筑的另一个“包围”。奥巴马访越结束四天后,美国防长卡特在海军学院发表讲话,介绍本届政府对亚太地区最后一次军事部署,卡特首次用“构筑自我孤立的长城”批评中国,随后,他转赴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再次提及“中国正在构建自我孤立的长城”,这时,距离中美战略对话只有不到两天。

  有迹象显示,奥巴马决意在南海问题上制衡中国,这就像中国对待那些岛礁建设一样坚定。

  年初,美国对中国声称他们所认为的南海问题红线——岛礁扩建的范围是否扩大到黄岩岛,以及是否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上周香格里拉对话上,卡特警告中方任何“挑衅的行为“都将遭致美方更强烈的反制,几乎同一时间,身在蒙古乌兰巴托访问的国务卿克里则表示,所谓“挑衅的行为”就是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

  卡特与克里一唱一和更加导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的互不信任,南海令对话管控分歧的功能黯然失色,现在大家都不明白,美国为什么在对话召开前对华施压,而不是在之后?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