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专译:核安全峰会应聚焦核保障协议

http://www.CRNTT.com   2016-03-28 00:05:38  


资料图:上一届核安全峰会于2014年在荷兰海牙举行。(来源:核安全峰会官网)
 
  总体而言,吸引足够高级别的官方关注度,是让国家同意签署并执行核保障协议的难点。因此,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09年促成核安全峰会成立的布拉格演讲上,就提出了全世界应该加强核原料监控和透明度的目标,并将增高层加曝光率置于行动的优先位次。在很大程度上,核安全峰会本身就是为此而设:峰会汇集了各国的高级别领导人──事实上是最高领导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致力于国家减排任务的气候对话同样也受制于缺少各国政府高层的参与,也正是直到领导人参与的问题被解决之后(以及气候变化运动在全球普及之后),减排计划才得以按照巴黎协议规定的非约束性政治承诺的方式真正获得成功。国家间制定对等的、动态的以及非约束性的承诺是大势所趋,气候协议便是其中一例。

  如果不计政治精英们的关注,核保障协议总体而言也常常遭到忽视。政策分析和政策倡议会习惯性地无视该领域的细微差别。举例来说,伊朗核问题的最终协议建立了前所未有的严格核查方式,这不仅在该领域树立了一个新的标准,更可能成为未来所有核问题协议的基准。然而,在协议签订后的大量分析文章当中,却鲜少见到对这一成果的表述。更可悲的是,伊朗核问题的长远解决要靠伊朗切实执行核不扩散条约附加议定书(Non-Proliferation Treaty's Additional Protocol)所规定的、更严格的核保障协议条款,但是政策分析家们却只关心眼下,着眼伊朗是否遵守协议的短期规定。

  政客们的竞选活动也是如此。尽管不少美国总统候选人都表示,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来自于“易失控核武”落入恐怖分子手中,但是他们却很少在政治演说中讲述其预防机制(即核保障协议),也不会在竞选活动中提及这一点。毫无疑问,美国公民没有意愿把选票投给以核保障协议为基础的候选人,其结果也正是我们完全无法预测未来的总统将如何继续推行奥巴马的政策,甚至连是否会继续都不得而知。然而,鉴于核保障协议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政策决策当中将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
 
  采用核保障协议的理由

  到目前为止,军备控制依然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减少不确定因素的最有效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军控的成功是有条件的,其条件便是安全威胁来自一个已知的国家,并且对威胁的防控手段是广为人知的。传统的军控方法是对于主权国家在某一精确地理位置的军火库规模进行限制,而现在,由一个非国家主体从一个未知的地点发动核攻击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无论是约束国家行为还是对国家进行制裁,正式的、有法约束力的协定仅仅对主权国家有效,而新形势下的军控策略需要考虑到的是,新的安全威胁可能是超越国界的。以一套国际通用的标准保障核原料的安全,就是对打击此种威胁富有成效的手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