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社会的“仇富情结”真的很重吗

http://www.CRNTT.com   2015-04-22 09:19:23  


  中评社北京4月22日电/《福布斯》推出最新华人富豪榜,列出370人,其中中国内地富豪在几个主要项中都大约占了半壁江山。排前十的华人富豪中有5名出自内地,他们是王健林(第三)、马云(第四)、李河君(第五)、马化腾(第六)和李彦宏(第八)。

  每次有富豪榜公布,中国舆论都会对相关消息趋之若鹜,这与世界上其他社会没什么两样。人们通常认为中国人比较“仇富”,这在互联网的“快闪”般舆论呈现中尤显突出。但仔细观察,中国社会的真实“仇富情结”并不像它所带来的表面印象那样强烈,它并没有超过这个问题在大多数社会里的“正常范围”。

  比如看到富豪榜展示中国内地富豪的数量和实力都在增加,压过了港台富豪的风头,内地舆论场的感受应当说是“不错的”,妒忌和不满决非这时候的主导性情绪。大多数人为此高兴,甚至为内地涌现这么多商业巨子感到骄傲。对华人世界能有占全球大约20%的富豪人数和资本量,普通人也挺认可。

  中国社会的上述态度不能不说是健康、积极的。尤其是,中国排名靠前的富豪大多都在社会上有很正面的形象,乃至成为年轻人共同仰慕的偶像。顶级富豪与舆论的成功互动为中国富豪形象提供了有力支点。

  中国奉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引入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注定了财富在一定程度上的聚集效应。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人不断探索、厘清社会公平与财富聚集之间的关系,对前一项的追求和对后一项的适应一直在同步发生,两者不是对立关系。比如支持马云等新经济领袖的国人中,很多都是自称“屌丝”的普通中下层网民,他们同时是社会公平的渴望者。

  在世界各国,“仇富”往往都同其他广泛流行的社会思潮和情绪混杂在一起。比如历史上一些国家“仇富”带有种族主义色彩,中国当下泛泛的“仇富”与公众对腐败的不满彼此交织。事实上,“仇富”在每个社会的具体针对性是飘忽不定的。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