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童大焕:李嘉诚撤离人民币会暴跌吗 | |
http://www.CRNTT.com 2015-01-19 10:52:13 |
李嘉诚迁册剑指何方? 一千个人眼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时间进入2015年新年以来最牵动中国人神经的消息,莫过于世界华人首富和商界领袖李嘉诚旗下两大上市企业——长江实业(长实)及和记黄埔(和黄)1月9日宣布业务合并、重组方案,两集团资产最终将分拆为两间以英属开曼群岛为注册地的新公司长和与长地。其中,长和将持有目前长实及和黄的非房地产业务,而长地将持有并经营房地产业务。作为世界华人商界的标志性人物,李嘉诚一举一动格外引人关注,这一“世纪大重组”特别是开曼群岛注册,自然引发各界人士强烈关注和各种解读。 而就在去年,李嘉诚反覆强调,长实、和黄不会将注册地迁出香港,自己爱港爱国,永不迁册。此番“迁册”举动自然引发更大关注和猜测,被外界解读为李氏商业帝国大撤离,不仅在撤离大陆,还在撤离香港;意味着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可能会暴跌,中国的经济已经很危险。有人认为李嘉诚如此决绝的撤离行动,一定是是已经闻到了一些变化,不管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考虑。有人解读为李嘉诚的儿子不擅长政商关系,李嘉诚此举是为了保护自己家族和后代。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商业策略,无须过度解读,在开曼群岛注册能够享受的财务便利性是其中一个原因。香港上市公司只可从其可供分派的利润中拨款以向股东派息,开曼群岛公司则可以从股价溢价账中分派,这有利于长和系股东的利益。李嘉诚自己也解释为“方便做生意”。但如果仅仅出于股东利益,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怎样才叫做“方便做生意”,本身也可以有一千种解读,尤其是风口浪尖的标志性商界人物,有时候不得不像政客一样话只能说一半,甚至真假难辨。 要清晰解读李嘉诚此次迁册行动,我认为需要一横一纵两条线才能精准定位。一横,是指他除了关于迁册还说了什么?是什么横向的外部原因促使他迁册?一纵,是李嘉诚商业王国内部过去十多年在时间纵轴上都做了什么?这两个脉络理清,李氏商业王国此次“世纪大重组”的迁册行动,目的和原因也就自然而然拨云见日水落石出。 纵向时间轴看,在李嘉诚2013年撤离大陆房地产时,《新财富》杂志曾作了一篇图文并茂、数据详实的独到分析,这篇由范博宏、钱梦吟共同完成的《李嘉诚资产腾挪背后的传承逻辑》,仍然是解读今日李嘉诚迁册的重要标尺。它根据数据看出李氏商业王国十年前就开始把资产从发展中地区向海外发达市场迁移,原因之一是基于接班人更适应西方健全商业体系的比较优势。文章说,“长和系”早已迈出走向世界的步伐。从2003年11月到2013年10月的10年间,和记黄埔进行了65笔重大的投资收购和出售拆分事项。其中,2003-2008年,和记黄埔及其旗下公司的资本运作就有43笔,因此“长和系”并非最近才加大对海外市场的投资力度。从不同地区交易数量也可看出,这10年,“长和系”资产逐渐从发展中地区向海外发达市场转移。在这65笔交易中,40笔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中32笔为收购,8笔为出售,且主要集中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对产权保护执法力度较大的普通法系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运作共25笔,其中17笔为收购,8笔为出售,而仅在中国内地的出售就有6笔。 统计不同地区交易金额则可更直观地观察到“长和系”近10年的资产转移。“长和系”在不包括香港在内的发达地区并购额高达1995亿港币,远远超过在香港及发展中地区并购总和;而其在香港及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发展中地区出售总金额则高达2465亿港币。“长和系”从新兴市场向海外发达地区的资产转移一目了然。 数据显示,这10年中,李氏家族在环境透明、法制健全、市场竞争充分的发达地区投资并运营资产,为“长和系”带来了增长和收益,对“长和系”的价值有正面影响;而在需要良好的政商关系、对私有财产保护较为薄弱的发展中地区,“长和系”并没有优势,市场对于“长和系”在这些地区运营资产的长期收益能力不持乐观态度。“长和系”的比较优势在后李嘉诚时代将从政商关系转移到职业化的市场竞争。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