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基础设施建设应转型为“民生基建”

http://www.CRNTT.com   2014-12-08 09:16:05  


 
  转型“民生基建”是大方向

 文章指出,作为未来城乡经济及区域经济改革的重头戏,新型城镇化大幕也已经开启。我们需要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方向将是“民生基建”。

  何谓“民生基建”?是指以惠及普通居民生活为导向的基础设施建设。换句话说,传统基建侧重于基本的公共设施提供和居民基本生活需求,而民生基建更注重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全方位需求;传统基建侧重于硬件,而民生基建更重“软件”。民生基建将侧重于以下一些与民生有关的领域。

  扩大生态环保领域投资,再造青山绿水。中国生态环保领域投资不到GDP的2%,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严重不足。从国际经验来看,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环保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并真正得到重视。从具体领域来看,新能源替代、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垃圾回收、城市园林绿化、水土保护都有较大的投入空间。

  突破医疗养老基础设施瓶颈,应对老龄化挑战。随着中国迈入老龄化社会,医疗健康领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瓶颈凸显。老龄化将对中国的社会结构及投资、消费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医疗养老是首当其冲急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领域。

  发展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福利。从硬件设施来看,中国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只有1.5平方米,不到美国和日本人均数的十分之一。加快体育场馆、健身场所、户外运动场所、居民健身设施的基建投入刻不容缓。

  重视信息服务领域投资,赢取发展制高点。“智慧城市”理念已经成为全球关于城市发展的共识,很多国家都在做这一领域的长期规划。瑞典就是实践智慧城市的一个典范,新加坡也推出了“智慧国家2025”的计划。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来说,实践智慧城市与海外本质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我们要抓 住机遇,从战略角度考虑加大IT领域的基础设施投入,赢取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加强文化教育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塑造文化中国。就目前来说,文化教育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仍明显不足。中国应建设更多的学校、城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电影院线、剧院、艺术中心、文化展区、创意产业园等。

  布局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现代商业。近些年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较快,物流业的商业化运营其实已经走在了前端,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现代化仓储、包装、多式联运等设施不足,同时缺少综合布局的物流园区体系与高效便捷的综合运输网络,加大物流网络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势在必行。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之后,经济增速逐渐回归到与潜在增长率向适应的水平,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将更注重绿色、注重民生、注重可持续。发展民生基建即是这一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传统基建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优化与升级,传统基建所留下的空余和不足,需要民生基建来填补。所以,发展民生基建,本身就是调结构。我们提出转型民生基建,并不是要完全丢弃传统基建。如前所述,传统基建是硬件,民生基建是软件,在基础设施投资中我们要“软硬兼施”。只是,民生基建要逐渐作为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的主线被重视起来。

  中国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如果单纯沿着传统基建的思路下去,十年之后,我们不仅会面临着投资效率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出现国内无处可投的局面,基建投资都必须借助“走出去”,即大规模向海外转移。但“民生基建”却是一个“朝阳行业”,作为传统基建的承继,它面临着方兴未艾的庞大的需求,投资民生基建不会像投资传统基建那样面临产能过剩的威胁。尤其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启动和“三个一亿人”战略的实施,政策需要为“人的城镇化”提供相配套的生活基础设施服务,“民生基建”更是具备扎扎实实的现实需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