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美国不开采自家石油谣言可休

http://www.CRNTT.com   2014-11-20 10:37:33  


美国石油开采量一直高于中国
 
  如今开采技术一进步,美国石油产量就又上来了

  统计中的石油储量,是指技术上和商业上可被开采的储量。随着技术进步,统计的口径也在变化。比如美国页岩地质带蕴藏的石油,以前难以被开采,但由于水力压裂法和水平钻井开采技术不断发展,页岩油就可以被作为石油储量。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表示,受到页岩油的提振,美国的探明石油储量在2012年猛增到了197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相应的,一度下滑的美国石油产量在2012年跳跃式上升并持续至今。本周四,EIA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产量突破900万桶/日,为1983年以来新高。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则显示,随着美国产量持续增长,其石油产量有望在近期超过沙特(约970万桶/日),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美国并不需要“捂着石油不开采”

  石油并不稀缺,更非不可替代

  尽管专家们经常计算“世界石油储量只够用XX年”,但事实是,10年过去了,世界上可供开采的石油反而增多了。据英国石油公司(BP)最新的年度报告,在过去10年里探明的石油储量增加了27%,即3500亿桶。在石油储量连年增长的事实下,石油枯竭论已经显得无足轻重。即便石油终将耗尽,可替代的能源也太多了,天然气的份量已经在加重,新型的“海底可燃冰”正在被发掘。最终,我们还有太阳。如果现在把油价提高五倍,太阳能发电大概会迅速普及。总之,人们需要石油是因为石油便宜,而非石油不可替代。

  当然,很多人不担心自然的稀缺,但是担心人造的稀缺。比如19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实施石油禁运,使世界石油供应骤然紧张。可这种人造危机并非难以应对,被要挟的国家可以拓宽供应渠道、寻找替代能源、建立世界秩序来防范——正如美国所做的那样,无需依靠“捂住自家资源以备不时之需”的笨办法。尤其是寻找替代能源,将会使危机制造者搬石砸脚——如今美国的页岩革命,已经重创OPEC的石油定价权,沙特等石油富国的好日子岌岌可危。

  效益好就采,效益不好就不采,这才是美国的基本行为逻辑

  归根结底,美国对本土资源的利用是以效益为准绳。这里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是考虑到社会效益,美国的煤矿开采即以死亡事故少的露天煤矿开采为主。这也就引发了一个疑问:美国既然为了少死人可以减少煤井开采,为何又不惜死亡数千人去“控制别国石油”?把伊战花去的7670亿美元(截止美国撤军时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统计)用来向加拿大购买石油,是否更划算?

  石油并非无价之宝,不值得不计代价的去获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