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何伟:“利己主义”盛行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4-11-13 11:40:19  


何伟和他的华裔妻子在埃及吉萨城红色金字塔的入口
  中评社北京11月13日讯/45岁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因为写了中国纪实三部曲《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而为国人熟知。在中国,他喜欢被人叫做何伟。以下是搜狐财经对何伟的长篇访谈《何伟:“利己主义”盛行中国》,以期从一个外国记者和作家的独特视角,向读者展示他对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思考。
 
  45岁的美国人彼得•海斯勒因为写了中国纪实三部曲《江城》、《寻路中国》、《甲骨文》而渐为国人熟知。在他的笔下,一个1996年至2007年的中国社会跃然纸上。在中国,他喜欢被人叫做何伟。

  何伟曾是《纽约客》驻京记者,也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撰稿人。这几本描写中国的书,使他成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何伟在回复搜狐财经的采访邮件中写道,其实自己阅读中文文字的速度非常慢,看那些长文章和书籍的时候更是如此。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他对中国社会进行极其细腻的观察,并且写出了很多中国人都选择熟视无睹的东西。

  何伟的作品,以非虚构写作见长。在他的描写中,少有宏大的议论,更多的是在长期的采访和实地观察之后,用一种冷静的笔调客观描绘出现实的图景。他说,自己只是一个观察者,可能会有其他人去解决他写到的那些问题。关于中国那几本书的写作手法,正是如此。

  何伟也是一名习惯“漂泊”和喜欢自由的作家。在《寻路中国》中,他写到自己原来的一个梦想就是开着车,沿着长城横穿中国,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不过前几天在回复我消息的时候,他又兴奋地摆出了几张他和华裔妻子漫游埃及金字塔和红海海岸的照片。这种散漫和自由,似乎总能带给何伟下笔千言时的某种灵感。

  11月29日,搜狐财经将举办以“寻路中国——告别狂飙突进的时代”为主题的2014搜狐财经峰会,众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将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辨。在此之前,搜狐财经特做了对何伟的长篇访谈,以期先从一个外国记者和作家的独特视角,来向读者展示他对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思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