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安倍对华外交的政治玄机

http://www.CRNTT.com   2014-08-06 10:52:50  


以改善中日关系来支持国内政治,成为当下安倍另一个可行的政治选择。
  中评社北京8月6日讯/7月13日,日本《每日新闻》刊登了日本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和日本著名外交史学者五百旗头真的对谈。高村透露,他在5月访华期间曾向中方表示,只要中日关系能够改善,首相安倍晋三在任期间不会再参拜靖国神社。

  高村访问北京是两个月前的事情。身为靠近安倍的自民党要员之一,为何又在现在这个时候释出日方的让步信号呢?

  解读这一新动向,必须挖掘安倍过去和中国交往的历史规律。

国内民望对华外交风向标

  2006年9月,安倍首次当选日本首相。这名自民党内货真价实的鹰派上任伊始,引起海内外舆论警惕。当时不少专家认为,安倍将步小泉后尘,继续参拜靖国神社,煽动日本民族主义。然而,正是这名被视为极端危险的政治家,在任期间停止参拜靖国,上任后不久即实现了中断已久的中日首脑会谈。以日本首相个人的中国观和历史观来预测日本对华政策的走向,是否恰当?

  右派让步往往比左派容易。回顾历史,安倍的对华外交与其国内政治息息相关。日本资深政治记者清水真人在《首相的挫折》(日本经济新闻出版社,2009年)一书引述前官房副长官下村博文回忆,安倍当年在靖国问题上的妥协和2007年参议院选举策略有关。安倍当年原本目标是任首相两期,执政六年。

  当年策划改善对华关系的外务省事务次官谷内正太郎(现为日本首任内阁官房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在其回忆录《外交的战略和志向》(产经新闻社,2009年)中写道,2006年2月,他和中国副外长戴秉国在第四次中日战略对话后,曾就安倍访华的可能性和中方作非正式沟通。谷内游说中方,安倍目前不明言参拜或不参拜,其实犹如走钢丝般危险,受到来自日本国内左右派的批评,如果中国拒绝安倍访华,安倍将更有借口参拜靖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