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铁杆球迷亲历的“中国时刻”

http://www.CRNTT.com   2014-06-30 13:57:39  


  中评社北京6月30日讯/1978年的世界杯被认为是中国球迷的启蒙时刻。而1999年的“渝沈之战”,让一些球迷开始明白,足球是一个游戏,中国足球若不按规则玩,就不可能出线。

  “中国足球太臭,从来不看,我只看世界杯。”球迷赵京语带嘲讽地模仿他身边的这么一类人。他说,这句话是伪球迷的标志,世界杯现在更像是伪球迷的节日,像他这样的真正的球迷,对待世界杯的态度更像是隔岸观火。生于1950年代的北京人赵京,算得上世界杯在中国产生普遍影响力后的第一代球迷。30多年来,他见证了中国足球冲击世界杯热切而又悲情的过程。他说,我们这一代球迷是与世界杯共同成长的。

民族情绪被点燃

  阿根廷的肯佩斯留着长发,完全就是一个嬉皮士的形象。这是赵京对世界杯的第一印象。1978年,赵京还是一个高二的学生,那一年,中国的国家电视台,转播了阿根廷世界杯的三四名和冠亚军决赛。在此之前,赵京只看过中国与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这些兄弟国家的比赛;了解国外足球的比赛情况,也只能是通过《参考消息》,从来没有看过真正的世界大腕踢球。即使是在电视转播的前几天,也没有正式的预告,只有小道消息传出有可能转播。

  也是在这一届世界杯上,赵京第一次看到了铲球。“怎么能这么干呢?”赵京说,这种足球战术完全颠覆了他们这代人过去一直信奉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同时让他震撼的,还有球员的肢体表达和球迷所营造的宏大场面。进球之后,一队的球员叠罗汉,相形之下,他曾经看过的那些比赛中,进球了顶多是握握手或者拍拍肩膀。球迷将彩带和纸条扔向绿茵场,庆祝胜利。“没想到世界上的球迷是这么看球的。”赵京说。直到18年之后,赵京才在中国的体育场上亲历这种场面。1996年,北京国安夺得了足协杯冠军,高峰一脚进球后,球员叠罗汉、球迷扔纸片。“这个过程走了接近20年。”赵京感慨道,中国与世界杯的接轨,并不局限于参赛和技术,还有表达方式以及对足球文化的理解。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