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英拉被拘 泰式民主死结无解?

http://www.CRNTT.com   2014-05-26 10:40:32  


和参与政变士兵合影的外国游客
  中评社北京5月26日讯/泰国此轮政治动荡随着军方宣布政变并扣留包括前总理英拉在内的155名政界人士,又到了一个节点。而回溯历史,这样的政变对泰国这个早早就推行“一人一票”选举制的国家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泰式民主中的怪象:军方政变频繁,反对派上街抵制“民主”

  怪象一:面对政治动荡,泰国军方的政变已成“传统”,民众也对此习以为常

  对泰国来说,其深陷“政变-选举-再政变”的泥潭已经很久了。此次军事政变是1932年泰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以来,泰国军方进行的20多次政变之一。而即便从上世纪80年代泰国结束军人政治恢复民主政治后算起,这个国家也先后发生了3次军事政变。

  也许是因为来的太频繁,无论是泰国民众还是泰国经济都对“军事政变”产生了抗性。根据BBC的报道,此次政变后,在泰国并没有一般军事政变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泰国股市收盘价只跌了1%,交通也像正常工作日一样拥堵。当地民众和游客还在与面带微笑的士兵合影。而且泰国的旅游业更是因为对政局动荡一直具有很强的免疫力,令该国拥有了“不粘锅”( Teflon Thailand)的绰号。

  而伦敦的宏观经济研究公司更是认为,市场可能会欢迎泰国政变,因为这样就能减少泰国政局的不确定性。该公司专家马克认为,政变对泰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来说应该是积极的。

  怪象二:反对派民众上街抗议不是期望选举,而是希望“民主更少一点”

  在当今世界,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为了获得民主而发生的动乱,比如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缅甸的藏红花革命(Saffron Revolution) 以及乌克兰的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

  但在泰国,此次民众走上街头并不是为了获得选举权和更多的民主,相反,这些抗议者在曼谷地标民主纪念碑(Democracy Monument)下方的台子上,高声呼吁用“人民委员会”代替民选的泰国议会(人民委员会的成员将从各个行业挑选而来,不由选民选出),并由这个委员会它监督政治改革的进程。简单说,由于这些人支持的政治集团在2001年以来的大选中从未获胜,所以他们希望结束“一人一票”的选举,要求的是“更少的民主”,结束目前这种“多数人的独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