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人口结构变化将长期影响中国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11-07-23 08:40:07  


  中评社北京7月23日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人口占比持续上升,这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供给,也通过高储蓄率保证了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中国经济时报发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文章指出,这一增长的动力在2004年之后开始弱化,中国经济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

  文章称,2004年前后,中国东南沿海出现了广泛的低端劳动力供给紧张的问题。制造业成为“民工荒”的重灾区,随后在一些中部如湖南、河南等农村劳动力的流出省份也出现了用工紧张的现象。诸多证据说明2004年的民工荒并非一时之事,而是大拐点即将到来的标志,是趋势性的改变。

  库兹涅兹认为,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差距先扩大后缩小。这就是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倒U型曲线。收入分配差距最大的那一点即为库兹涅兹拐点。一般而言,有着二元经济特征的国家往往首先经历刘易斯拐点,此后这些国家不再享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的低廉成本,但总劳动人口存量依然巨大,抚养比依旧较低,在劳动力供给方面仍不存在明显的约束。

  这种高劳动人口占比及低抚养比的人口结构优势即为人口红利。日本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越过刘易斯拐点后,依旧享受人口红利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而韩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跨过刘易斯拐点后至今处于人口红利窗口阶段。人口红利的持续存在保证了日本和韩国在经过刘易斯拐点后不至于遭受劳动力供给不足的打击,其经济依旧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增长。可以说人口红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刘易斯拐点后的负面冲击。

  文章表示,中国的老龄化过程显然快于经济发展过程,面临着严重的“未富先老”问题。自1982年到2009年,中国用了仅仅二十五年时间,就走完了日本六七十年的路。中国2009年的人均GNI不到3500美元,而日本1990年的人均GNI则为25000美元,但二者却拥有相同的人口结构。相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中国的老龄化程度相当于日本的两倍,中国老龄化的趋势更快。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