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后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模式的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0-11-15 08:56:22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管窥“中国模式”的不足

  文章认为,尽管“中国模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但是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中国模式”仍然是一个尚未成熟和定型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只有正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和不足,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这一模式。

  一是从经济发展方式上看,“中国模式”主要依靠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越来越难以为继,经济增长内生力明显不足,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不强。一方面,“中国模式”经济发展呈现出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科技、低效率的特点,经济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另一方面,“中国模式”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不均衡,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未能实现协调拉动。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发展模式将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二是从政治建设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当前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政治体制改革,不果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所凸现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化解,影响科学发展的某些制度漏洞和体制障碍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某些潜在危机甚至有可能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障碍。

  三是从文化观念上看,“中国模式”主导下尚未完全形成统一认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中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缺乏文化观念和价值的支撑与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模式”的主导下,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就,但其总体实力和水平与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形势还不完全适应,突出地体现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尚未完全形成统一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待增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尤其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及对社会各种思想观念的整合力有待增强,“中国模式”的发展缺乏统一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支撑和动力,难以在发展中形成推动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快速前进的合力。

  四是从社会事业上看,“中国模式”在给中国经济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社会事业的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长一短”问题突出,经济增长与社会矛盾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一系列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日益突出,贫富差距问题扩大,部分低收入人民群众生活困难。上述社会问题已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