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 
《唐山大地震》 冯氏伪灾难片

http://www.CRNTT.com   2010-09-06 14:00:02  


 
从冷小说到暖电影

  原着是一本诉说震后人们疼痛的书,有无数阴冷的细节,而编剧苏小卫却将之处理成了一个暖意无处不在的故事。“这些要求都是和制片方商量后决定的。我们不排除戏剧化的故事设计,但常态生活也能充分展现人的情感。”

  特约记者 _ 陈雨  摄影_邵欣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原着小说叫《余震》,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张翎的作品。按照张翎的说法,小说强调的是一个“痛”字,在电影里,“疼痛被温暖代替”。因而,电影对小说进行了大篇幅的删改和加工。

  编剧苏小卫说,正是这样的大删大改,把一本气质阴冷的小说变成了一部引爆大众泪点的电影。作为电影《唐山大地震》的编剧,苏小卫也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传递正面能量

  苏小卫是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副主任,每周两天参与电影局的审片工作,审片之余,她的身份是编剧,写过不少“主旋律”剧本,比如2007年的《超级台风》、2009年的《沂蒙六姐妹》。电影《唐山大地震》项目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剧组对前几位编剧不满意,电影局张宏森副局长向冯小刚推荐了她。

  冯小刚为什么选她?

  苏小卫说:“这个片子不是特别典型的灾难片,更注重灾难背后的情感故事,主要讲母女关系。常态生活、感情和家庭化的东西,我写得多,像《那山,那人,那狗》。”对苏小卫来说,这个工作不算挑战,从介入到写完只花了两个月,还算顺利,但对剧本的修改和讨论进行了将近一年。

  苏小卫进入剧组时,《唐山大地震》这个项目已经走过摸索期,冯小刚选择了张翎的小说《余震》,因为小说独特的个体感受视角。在苏小卫看来,《余震》的切入角度很好,没有流于类型化的灾难故事,像《后天》、《2012》那种,写灾难来了英雄如何拯救大家,全景式的场面控制,主要人物有贪生怕死的,有指挥不利的等等。“如果我接到《唐山大地震》的命题作文,我也有可能这么写,但张翎老师的小说摆脱了这个模式,写灾难后的余震,冲出了题材的局限,不仅仅是灾难,还有生活和情感。”

  在苏小卫看来,小说《余震》有一个“好起点”:面对地震中被压在一块混凝土预制板下的龙凤胎(方登、方达),母亲李元妮只有能力救出一个……这个“选择的命题”成为电影最大的催泪弹。这个故事很像美国作家威廉.斯泰隆的小说《苏菲的选择》,波兰女子苏菲和儿子、女儿一起生活在纳粹集中营里,纳粹指挥官让她在儿子、女儿之间作一个“生死选择”,她选择了让儿子活下来,只能看着女儿被推向焚尸炉。小说《苏菲的选择》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由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电影则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主旋律电影,投资1.2亿元人民币,由唐山市政府、广电局、中影集团、华谊兄弟联合出品。“唐山市政府拍摄这部片子有非常特殊的理由——对唐山的历史和人民有个交代。唐山人对大地震的记忆无法淡忘,他们也很为这30多年唐山的巨大变化而骄傲,在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社会感恩的情绪下,来做这样的片子,势必是包含着正面和积极的东西。小说《余震》尽管略微悲观,但也是一个乐观的结局。”苏小卫说,因为上述种种理由,在各方的协商沟通下,由她“大刀阔斧”地对小说进行了改动,把更多笔墨放在时代感、人物的命运、情感纠葛和心灵治疗的过程上,这让电影有了更广阔的容量,更加温暖的色调,充满希望,释放出正面的能量。

更温暖,更时代

  苏小卫喜欢用白菜和炒白菜来形容小说和电影的关系,“不能因为你炒菜只需要叶子,没用菜帮,就说菜帮不好,这主要取决于这盘菜需要什么。”她说,虽然小说的存在决定了电影的存在,但两者有传承也有改变。电影是小说的衍生品,但不是小说的复制品。电影《唐山大地震》对小说《余震》的改动很大,以至于可以称得上是挣脱小说的“另一部电影”。

  从单线人物改成三条线的家庭群戏,是电影对小说的一个大改动。小说中女儿方登是绝对的主角,7岁那年在地震中被母亲放弃,经过一场暴雨,奇迹般地活过来,跟随养父母长大,经历人生坎坷,出国求学,并最终回到了唐山。而电影把故事分成母亲、女儿和儿子三条线,讲述32年来一个家庭的每个成员的命运和生活。苏小卫说:“电影反映了一个较长的时代变迁和更多人物的命运,故事展开以后,视角更开阔,也能引起更多观众共鸣。”

  除了故事的结构,电影在主题上也做了“大手脚”,故事的基调由阴暗、疼痛变为温暖、希望。小说家张翎要表达的是,即使灾难过去,被摧毁的地貌逐渐平复,建筑物重新盖起,但地震在孩子的心灵上刮擦出的血,却暗暗地渗流得更久。小说着重描写了女儿方登在地震后遭遇的一连串“生活灾难”:养母病逝,被养父性侵害、丈夫移情别恋、女儿离家出走、躺在心理医生的病房、多次试图自杀等等。这些阴暗残酷的故事,反映了张翎对女主人公的命运设计:经历过地震的方登,蒙上心灵阴影,形成偏执性格,无法回归家庭,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小说令人黯然落泪。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第15页 第16页 第17页 第18页 第19页 第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