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1.3万亿养老金空账怎么补?

http://www.CRNTT.com   2010-07-15 11:43:51  


 
  巨额“空帐”:政府如何来兜底? 

  政府兜底?

  出现了“空帐”,有两种办法冲抵:一就是减少养老金的支出,譬如说延缓职工的退休年龄,以及降低保险金额等;这无疑是政府背信弃义,与所谓的政府责任背道而驰,势必激起强烈的民意反弹。二就是国家想办法填补“空帐”,就像某官员所言:“如果出现养老金赤字,将会由国家兜底。”我们就来看看政府究竟如何能兜底。

  第一招:民生支出拆东墙补西墙?

  不加税,不印钞票,在政府的钱是一定的这个前提下,要填补空帐,办法就是用国家的钱中的另外一部分来填补空帐的缺口:第一是民生领域开支,在其内部进行转移支付。 譬如把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支出,挪一部分到养老。当然,读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是拆东墙补西墙,而且都是老百姓重要的挡风墙,这个提议根本无效。再说,2009年,中央财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7426.48亿元,仅占当年财政支出的10.8%,就算要拆东墙补西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总结:第一招基本无效

  第二招:政府自己减少开支?

  即便国家的钱是一定的,但理论上他“可能”大发善心,自己花的少一些,把更多的钱用在民生领域:譬如说将一部分国企红利上缴,填补空帐……再有就是,想办法削减一部分行政开支,将这些钱转移到养老保障。譬如说“三公”开支,每年一万亿,如果消减一半,就是5千亿,三年就能把空帐全部抵消了。秦辉说,搞好福利有两个基本条件:就是征收必须有一个民主的基础,“无代表不纳税”;支付的时候也必须要有民主的基础,“无代表不支付”。所以说,问题是代表能多大程度上代表我们,又有能力让政府转移支付,把钱更多的花在民生、社会保障领域呢。总结:代表很难约束政府的支付取向。

  第三招:财政收入少搞基建投资,多搞点福利?

  财政收入主要是政府拿去搞投资,搞经济建设了,尤其是那种大型的基建工程,形成了所谓的“增长型财政”格局。而各级政府的福利支出在整个财政支出中所占比例非常低的。因此,也有学者呼吁,适度的从增长型财政转向福利型财政。从现实来讲,基建投资、经济建设是官员们的命根子,要想打破几乎无可能;另一方面,从理念上来说,还需要比较政府投资所能带来的好处大,还是加大民生支出的好处大,因为投资也能带来就业岗位。总结:GDP乃命脉,让其自断“增长型财政”命脉,难! 

  第四招:加税 

  前面的路都不太走得通的话,提高养老税金,加税,或许就是自然选择。首要问题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其次就是我国税负痛苦指数,已经全球领先。《福布斯》2006“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居全球第三;去年底,《福布斯》2009年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紧随法国之后,位居全球第二;再次:是我国征税成本超过10%,纳税人每纳1元钱的税,就有1毛钱被税务机关花掉。形象的说法是,你给一个负担很重的人搞福利,可采取的方式是向他强收100块钱,然后再还90块钱给他。这还不包括养老金管理的腐败问题所造成的损耗,可见这种方式的荒谬。总结:加税易行,且政府素有冲动,于民众福利增进却无事于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