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 |
“十二五” 应以“反危机”为主题 | |
http://www.CRNTT.com 2010-05-27 08:05:03 |
如果在“十二五”中期中国的生产过剩矛盾再度趋于尖锐,危险可能会集中到金融层面,因为在这次投资扩张中使用了大量银行贷款。由于去年为了刺激经济复苏,许多项目上马甚至允许资本金为0,而大量以地方政府平台为主体建设的项目,本来就是由于产能过剩和环保等其他问题,原来在“十一五”规划时未获批准的项目,现在又拿出来做,而且允许这些项目大量使用贷款,到了项目投产时由于没有市场需求,就难以形成还本付息能力。这种明知大批项目还款能力有问题还大量提供贷款的情况,就是中国式“次贷危机”的隐患。 如果在2009~2011年这三年76万亿元的总投资中有一半是用贷款,又假设其中的15%会发生问题,三年后中国银行体系就会发生5.7万亿元的坏帐。如果要出现5.7万亿元的银行坏帐,按照“巴赛尔银行协定”,中国的贷款规模就必须收缩70%。至少在下次危机当中已经失去了继续利用银行体系创造需求的大部分能力,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会使生产过剩矛盾更趋严重。这个机理,与美国由次债危机而演变成经济危机的道理是一样的。 在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还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危机。自“六五”计划以来,五年计划与规划的内容都是以改革、开放与发展的要求为主题,还没有一个规划是以反危机为主题。许多人认为危机已经过去了,认为“十二五”将进入到一个新的经济高增长期,甚至有“新黄金十年”的说法,这些认识都太乐观了。由于国内外的危机都只是被拖延,不是被消除,原有的矛盾自危机爆发以来累积得更严重,如果危机再度来袭,爆发的程度就会比2007年以来更严重。因此,“十二五”的主题可能不是继续谋发展,而是“反危机”,是利用危机提供的压力,对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进行调整。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