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菁英分子的没落 学界警讯

http://www.CRNTT.com   2010-03-24 11:45:55  


若知识分子得不到信任,将是社会的一种悲哀。
  中评社台北3月24日讯/生理学教授潘震泽今天在《中国时报》登出文章“菁英分子的没落学界警讯”。作者提出:“现代社会许多议题,从全球性的地球暖化、能源危机,到台湾的美牛进口、疫苗施打、健保经费、死刑存废等,都是高复杂性问题,需要结合不同学界菁英开诚布公的讨论,达成暂时性共识,告知大众,而不是各吹各调,让人无所适从;那只会更加速菁英的破产、信任时代的结束。对此警讯,学界能不慎乎?”文章内容如下:

  上一期《时代》杂志的封面主题,是未来十年的十大趋势;其中之一是菁英分子的没落,一个信任时代的终结。该文指的是各行各业的菁英,包括“国会”议员、大公司与金融机构的执行长、主流媒体记者、教会神职人员等,而不只是学术界人士而已。

  该文以二○○八年盖洛普的统计资料为佐证,指出美国人对国会、银行、大企业以及公立学校等机构的信任度,都降到最低点(以国会的一二%为最)。类似的趋势,在台湾也可见及:许多人对政府官员(包括“总统”)的话,经常选择不信,甚至包括专家的话在内。

  一般人对政治人物的好恶,常有许多主观因素,好比族群党派;也有客观因素,譬如经济景气。以美国为例,由二○○八年全球金融风暴而导致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如今已有回升。至于不少人对代表社会良心的学术界知识分子,也出现不信任,则是个警讯。

  华人社会一向敬重读书人,也奖励书读得好的人;学优而仕,更是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只要晋身菁英阶层,就能造福人群。但在教育普及的现代,上述理想早已不切实际。且不说现代社会顶着硕博士头衔者多如过江之鲫,其中多是专才,理论多于经验,未必适合从政;甚至还有许多学术中人以不从政、永远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为标榜。

  一如社会各行各业有其公会商会等职业团体,栖身于各大学及研究机构的教研人士也形成了广义的学术界,并给人称作象牙塔;其中山头林立,还分成许多封闭的小塔。现代社会本着对知识的尊重,赋予了学术界许多特权,好比稳定的工作、自由的研究方向与工作时间、出国进修的机会,以及各式各样的津贴奖助等。学术中人多认为这是十年寒窗苦的报偿,而对这些好处习以为常。

  比起过去世袭的贵族菁英来,新兴学术菁英的存在价值,还是得到较多的肯定;至少知识的创新、传承,以及下一代的教育,仍是学术界的责任。如果说知识菁英真的走向没落,不再受到信任,绝对是社会的损失,但问题也一定出于学术界自身,一如丑闻频传的政界、商场以及教会。

  《时代》文章的作者提出三个人们不再信任菁英的原因:权力集中、黑箱作业以及不负责任;我以为都适用于台湾的学术界。从近期几桩学界新闻:“中研院”及“国家”型计划的巨额经费、外力介入大学校长的遴选、研究生批评指导教授的滥用职权,以及拿公费购置私人著作送人等,要社会大众继续给予学术界完全的信任,只怕也难。

  事实上,现代社会许多议题,从全球性的地球暖化、能源危机,到台湾的美牛进口、疫苗施打、健保经费、死刑存废等,都是高复杂性问题,需要结合不同学界菁英开诚布公的讨论,达成暂时性共识,告知大众,而不是各吹各调,让人无所适从;那只会更加速菁英的破产、信任时代的结束。对此警讯,学界能不慎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