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谁拖住了中国式创新的后腿?

http://www.CRNTT.com   2010-03-11 10:41:44  


 
  这种状况虽然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也难以避免一个世界性的通病,即就研发活动的有效性而言,国有企业总是不及私营企业。

  根据经合组织和国家统计局开展的一项针对十多万中国工业企业的研究表明,私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比国有企业高出约一倍。数据还显示,中国民营大中型企业的每百万元研发投入所产生的专利申请数,比国有大中型企业高1.8倍。

3 “不愿意”创新?  

  民营企业中,一些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在对创新能力的重视上,已经完全不逊色于国际同行。但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仍然未做好应对即将到来的经济转型的准备

  民营企业中,一些科技创新的先行者,在对创新能力的重视上,已经完全不逊色于国际同行。比如,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公司,其PCT(专利权合作条约)申请数,在2008年就成为全球PCT申请数最多的企业。

  但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仍然未做好应对即将到来的经济转型的准备。世界银行2009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对此评述说:“今天的中国工业,是少数创新者和大量‘有制造无创造’的生产商的集合体。”

  数年前,德国一个机械行业协会曾委托研究机构对中国的机械行业进行了调查。调查完成后,形成报告称:中国企业研发水平与欧洲相比落后一到两代;大多数企业认为西方企业的技术优势无法突破,并认为自己没有必要技术创新。报告还得出结论:中国企业在近期内不会成为竞争对手。

  在创新资源匮乏的民营企业中,这一点表现尤为突出。世界银行发布的上述报告,转述了全国工商联一项针对民营企业的调查。该调查发现,“多数”民营企业“没兴趣”或“不愿意”创新。

  “我国民营企业已经超过460万家,但真正开展技术创新的微乎其微,即使是在15万家民营科技企业中,有真正技术创新成果的也只是少数,有发明专利和原创技术的更是极少数。”

  全国工商联将中国企业缺乏创新动机归结为:第一,相当部分私营企业仍在苦苦寻找使自己可以在市场上生存的核心业务,因此无暇顾及技术进步;第二,有些企业受短期利润诱惑,并不认可创新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

  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的话来说,在市场上存在诸如房地产等行业巨大利润效应诱惑的情况下,大多数民营企业不想在真正的技术创新上花精力、投金钱。

  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曾经在总结中国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原因时表示,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政策环境尚不完善,技术创新还没有真正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没有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