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春晚背后的公民社会文化路径 | |
http://www.CRNTT.com 2010-03-02 11:31:58 |
春节的锣鼓渐然隐消,但对春晚这场“文化年夜饭”的批驳声,几乎一刻也不曾止息。甚至在今年元宵晚会结束后,春晚节目的获奖情况还引发公众又一轮强烈炮轰。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年代,文化当然应该有争议。而任何文化争议,都有必要进行理性梳理,来向公众传递正确的思想价值。现在公众对春晚有太多“年味淡了”的文化失落,更有太多对现代文化的焦虑。说到底,就是因为传统文化没能植入现代元素,满足不了公众真实的文化需求。 春晚是中国“年文化”的一种独特创造,它包裹着一种切合国人心理的强大文化精神。而随着公民精神的普遍发育,传统节日在向现代节日转型的过程中,文化转型的脚步也必须迅速跟上去,否则就必然会产生严重的心理断裂。然而,长期以来公众内心诉求的文化路径在各种复杂力量的博弈之下,显得十分混沌与模糊。现在通过剖析公众对待春晚的态度,无疑就是厘清这种文化博弈的最重要切口。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春晚绝对是一场无与伦比的文化盛宴,不仅可以抚慰亿万公众的心灵,还可以引领文化潮流———一首歌会在一夜之间流行于大江南北,比如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蒋大为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件明星的衣饰,可以牵动下一年的时尚潮流,比如费翔的喇叭裤、毛阿敏的高垫肩。可以说,当时的春晚是中国最具传播性与影响力的文化平台,具有集中引领社会文化的强大功能。这显然与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不开,在经历了以“文革”为最高潮的文化毁损与围剿之后,当时的中国公民普遍需要文化慰藉与精神重建,传统文化与知识体系也需要得到妥当的传承与重建,而以春晚如此强大的文化力量介入到当时的文化环境里,自然可以激发起强劲的文化驱动力。 30多年改革开放的强大洪流,已经让今天的中国公民处于一个价值极其多元的时代,公民意识不断发育,公众的文化诉求也更加丰富多元。诚如龙应台所说,文化不只是唱歌跳舞,文化是民生,是政治,是经济,是教育,是外交,是国防。这实际上就赋予了文化与公共生活更为深刻的关系。而公共生活,自然就要涉及到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权利保障的内容。 任何时代的文化,都需要通过守望与修复,来梳理与重建起时代最需要的文化体系。这意味着,站在今天的公众立场审视春晚,必须秉持时代文化理性。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文化,无疑是健康而坚实的,它应该坚持不媚俗、不媚权、独立创新,而不能过度逐利化;它还必须构建一条通往公民社会的文化道路,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