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王蒙对话美学者杜克雷:文明对话需要推进

http://www.CRNTT.com   2016-09-12 00:16:41  


王蒙(图左)对话美学者杜克雷,显然对一些问题有不同意见(中评社记者 宋楷文摄)
 
  杜克雷说,“大同”,可能有些美国人害怕大同这个概念,国民党之前提到过。我知道之前康有为也提到过这个概念。在中国,有很多学说都讲到过“人性本善”。但是也有一些人,比如说荀子,他就认为“人性本恶”。法家也认为人是需要被管制的,那您怎么看呢。

  王蒙回答说,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大国,互相矛盾的说法,相互矛盾的信条多极了。比如我们说中国人士最讲服从的,讲尊敬长辈的。但是民间也有另外的一些话,“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有各种不同的。这个就是“一”的一切。既然一切了就不可能太“一”。但是从主流的意识形态来说,又希望不要太不“一”。中国几千年来就是这样度过的。

  荀子的这些观点也有他的道理,但是始终不占主流。因为“性善”的说法大家爱听。比如人家说你的本性本来就很善,听着很好听。如果说,你本来相当坏,那就不太好听。另外掌握权力的人,认为“性善”的这个话很好,你性善,你应该善,你现在不善,你违反了人性。这个压力对他批评的作用,约束的作用也很大。所以“行善”的思想一直在中国占主要的地位。

  到现在一些文学批评家,因为我写小说,也喜欢说,“你表现的人性美。” 我有时候心里想,“人性美?”有时候美,也许有些时候不美。有些时候很丑陋,但是都这么说了,你还是写的稍微美一点,人生活里已经碰到一些不愉快了,已经碰到一些丑陋了,你写的也都是丑陋,你活的不是更难过了吗,还是多一点美。

  杜克雷说,现在很多中国的年轻人也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以后怎么样去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年轻人也做了义工。比如说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时很多年轻人做义工。我们怎么用中国的文化传统能够帮助我们以后的这些未来,怎么样能够改变目前的情况,比如,污染,平等,腐败,可持续性方面的问题。

  王蒙表示,中国的文化曾经碰到过焦虑,碰到过危机。中国人用了很大的力量来检查反省自己文化中的不足。而且努力学习人类世界的先进文明。但是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独特的国家。他的文化也有许多特点,是对全世界,是对所有的人类的成员有参考借鉴的意义。比如中国文化里有很多的劝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很多劝诫性的东西。这种性格,就和美国人很不一样。美国基本的一个意思就是,让你去做! doing! trying。而中国的父母就对自己的孩子说:“don’t doing!don’t trying!it’s dangerous, ” 但是我想这也有好处,我们也应该学习美国人这种积极的敢闯,敢干,敢自以为是的精神。但是美国人,他应当知道他能做什么。他能做很多很多东西;但是他还应该知道他不能做什么。他做不了什么。虽然你很富足,虽然你full of power。但是就是办不成,伊拉克的事你没有办成,还有利比亚……所以美国人应有点中国人的精神,就知道有些事自己不能做,知道有些事自己做不成,也算从中国文化里得到一点参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