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学者黄奎博:中菲是否牵手跳探戈有待观察

http://www.CRNTT.com   2016-07-04 00:04:32  


黄奎博。(中评社 蒋永佑摄)
  中评社台北7月4日电(记者 蒋永佑)中菲南海仲裁结果将在7月12日出炉,美国派出两艘航空母舰战斗群前往南海进行美、菲联合军演,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黄奎博指出,说穿了就是美、中在南海透过法律战、心理战及舆论战的互相角力。

  黄奎博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政府与政治系博士,曾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院中国研究所访问学者、布鲁金斯学会东亚政策研究中心访问学人、“外交部”研究设计委员会主委、台湾民主基金会副执行长。目前为政大外交系副教授兼国际事务学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黄奎博指出,美国与中国大陆在南海议题的角力分为三个面向,分别是法律战、心理战和舆论战,现在南海所有的冲突都不出这三个范畴。首先,菲律宾向国际仲裁庭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可说是配合美国进行的法律战,要削弱中国大陆对于南海主张“九段线”的合法性。

  至于近来南海战云密布,美国两艘航母在该处巡航,中、美看似就要对撞,黄奎博认为,美方无视于中方的抗议进行军力展示,是为了否定中国大陆对于南海拥有实质控制权,并让周边盟邦相信美方对南海的意志,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战。

  黄奎博说,美国在南海问题中对于中国大陆的态度,就跟钓鱼台争议中中国大陆对日本的态度,是一模一样的道理。中国大陆也是无视于日本的抗议,不时派出渔政船或海监船横越钓鱼台海域,但日本抗议归抗议,却从来不敢有进一步的行动,如今美国好像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相信中国大陆不会不懂。

  但就战略意义而言,渔政船、海监船似乎与航空母舰在威吓程度上无法相提并论?黄奎博对此解释,一来钓鱼台对中国大陆来说仍属于近海,派渔政船、海监船便合理且足够,中国大陆也藉此对外展现自制,但南海对美国来说属于远洋,自然不可能派海岸防卫队的船舰前来;二来美国也有意透过航母展现“压力外交”或“炮舰外交”,要对中国大陆表达南海不能只属中国大陆的主张与决心。

  再来就是舆论战。黄奎博表示,南海仲裁案不只是法律战,对中国大陆的国际形象也有相当影响,加上美国在背后要求若干东南亚国家替自己发声,让中国大陆背负的负面形象更加扩散,连远在欧亚大陆另一头的欧盟都声援美国,公开呼吁中国大陆要接受国际仲裁的结果,这些都是美国企图用国际舆论,恶化中国大陆在南海的形象。

  对于南海仲裁案的结果,黄奎博以负面表列的概念,认为只要“不要造成对九段线的法理危害”,就算是对中国大陆有利,而菲律宾也可能就此罢手,进入中、菲在南海“不完全合作,也不完全对抗”的局面。但若是如此,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可能就会碰到麻烦。

  黄奎博指出,若仲裁结果对中国大陆有利,中国大陆的国际形象将会上升。目前中国大陆因与菲律宾、越南间都有南海主权争议,所以将菲律宾排除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之外,若仲裁赢了,菲律宾就此罢手,中国大陆应该就会改变态度,将菲纳入“一带一路”的范围内。

  届时,中国大陆将挟着大量资金入菲,蔡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就要花更多的力气,用更多的政策工具,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况且现在两岸关系低迷,中国大陆很有可能在“新南向政策”中变成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因为它不可能让民进党在推动“新南向政策”时事事顺利。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