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转型把上海经济的“短板”拉长了 | |
http://www.CRNTT.com 2015-07-18 07:49:07 |
上海证券报发表财经评论人谭浩俊文章分析,纵观上海这几年的发展实际,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特别高能耗等传统产业的逐步淘汰和转移,使上海经济也出现了一些“短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上海经济的拖累。 短板之一是投资。这源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世博会在上海举行,让许多原本可逐步释放的投资,提前到了世博前全部释放出来了,给后面的投资带来了不小影响。世博会之后,上海年均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在3%至5%之间徘徊;二是房地产投资在市场持续低迷下,出现了不小的下滑。即便上海没有像有的地方那样出现超库存现象,仍受到了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房地产投资难以出现比较大的增长;三是因为结构转型、传统行业升级改造、环境承受力太强的企业和项目外迁等,工业性投资受到严峻挑战。 短板之二是工业。工业向来是支撑上海成为全国经济领头羊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虽然在经济转型的大格局下,工业在上海经济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可以放弃工业、放弃第二产业。事实上,工业仍是上海经济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工业一旦成为“短板”,会对其他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对就业、居民收入增长等带来强烈冲击。而从一季度的情况来看,上海的工业生产情况是不太理想的,增幅也处在负通道。 文章称,虽然被上海当作“短板”的投资和工业,在其他地方看来,仍然可能是“长板”。但是,对上海来说,两大“短板”对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需要得到这两大“短板”支撑的期望还是很高的。更重要的,从上海近年来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看,都不能容忍这两大“短板”长期存在,一直在下决心拉长这两块“短板”。事实也充分说明,这两大“短板”与其他方面的差距已在缩小。 先看投资,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增长预计超过8%,增幅比一季度快了5个多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幅度都超过了15%。要知道,对上海来说,在经济已达到相当水平,城市建设也不可能再像其他地区那样高速发展的情况下,8%已是相当不错的数据了。 再看工业,在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0.1%的情况下,上半年已由负转正,尤以六大重点行业增长势头显着,由一季度的下降0.3%转为增长0.4%,这是很了不起的转变。重点行业增长势头显着,意味着整个工业经济的形势在全面好转,即便有少数行业没有明显好转,也不会对上海工业经济构成太大威胁。无疑,工业经济的复苏,拉长了上海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短板”,弥补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不平衡性。 文章指出,对一个城市来说,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不在于“长板”有多长,而在于“短板”有多短。作为国际大都市,要想成为全国经济的“领头羊”,就不能在发展中有明显的“短板”,有明显的缺陷。即便金融服务、信息等第三产业达到了极高水平,如果工业、制造业等成为“短板”,也难以支撑起真正的大都市经济。而从上海上半年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短板”不仅在拉长,而且正在缩短与“长板”的差距,并不断催生出新的增长点。 金融业、服务业、新兴产业等的快速发展,让上海的投资有效性更强、爆发力更足。因为,与此前主要依靠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的投资相比,产业性投资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非常大,作用也更强。上半年,上海的社会服务业企业利润增长了近50%,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上半年一般公共收入增幅达到13%以上,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上海经济的结构正趋于更加优化。很显然,这也与近年来上海投资思路的转变分不开。 若从工业的角度来看,虽然增幅仍低于第三产业,似乎差距在拉大,但先进制造业的贡献在加大,集成电路、飞机制造、机器人等制造业的增幅都高出第三产业2个多百分点。而随着上海创新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大飞机制造步伐的临近,先进制造业将成为下一步上海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龙头。到时候,先进制造业对上海经济的贡献将大幅提高。由此,上海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也将大大提升。 一旦先进制造业成了上海经济主角,上海经济现有“短板”将全面改观。即使投资不会有前些年那样的高增速,但因投资效率提升、档次提高、有效性增强,也会与目前的“长板”一道,构成上海经济的新风景线。 文章最后说,注重拉长“短板”,已使上海经济含金量骤增,让上海赢得了经济复苏的新局面。倘能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上海就能在新高度上继续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