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 | |
以新常态超越“新平庸” | |
http://www.CRNTT.com 2015-03-10 09:26:22 |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文章表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虽然正在经历下降过程,但未来中国经济增速仍将显着高于世界经济增速。中国经济的年度潜在增长率,1995—2010年为10.3%,“十二五”时期为7.6%,“十三五”时期估计为6.2%。而且,改革红利可以再为中国赢得接近2个百分点的额外经济增长。总体而言,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完全可以实现7%左右这样一个显着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 事实上,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近年来仅略高于3%,是各国经济不同增长速度的平均值,而不是各国经济增速一概略高于3%。中国经济增速处在世界平均水平线上下哪个位置,绝不是由什么统计“规律”先验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中国的经济潜力和政策应对。全面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理解中国增长速度减慢的原因,并主动适应和引领这个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就能实现对“新平庸”的超越。 文章指出,认识新常态,需要认识到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不是周期性的外部冲击所致,而是由结构性因素造成的长期趋势,是中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必然结果。中国传统上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并在出口中占主导地位,其“比较优势指数”(即中国该类产品出口比重与世界贸易该比重的比值)从2003年的4.4下降到2013年的3.4。这就是说,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快于世界同类产品贸易量,经济增长减速主要不是外部需求冲击造成的。新常态下,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投资回报率下降,结果必然是潜在增长能力降低。 适应新常态,需要加快增长动力从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2010年以前,中国人口转变的总体趋势是朝着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方向变化,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的人口机会窗口为充足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供给、高储蓄率和积累率以及高资本回报率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使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况下,这些增长源泉或者消失或者式微。只有使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才能更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新的增长源泉,实现长期可持续的中高速发展。 |
【 第1页 第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