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资金外逃说存在多重悖论

http://www.CRNTT.com   2015-02-17 09:49:43  


  中评社北京2月17日讯/上周末公布的2015年1月统计数据称,广义货币供应(M2)增长10.8%,明显低于前值12.2%,且至少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二十余年新低。

  证券时报发表记者朱凯述评文章称,一些分析认为,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下,资金外逃外流现象日趋严重,从而引发货币供应增速创新低,拉响流动性警报,事实果真是如此吗?这一判断或有以偏概全之嫌,且在逻辑上存在多个悖论。

  先看一个问题,资金外逃了吗?回头看,从2014年底以来,相关消息就甚嚣尘上。据不完全统计,上述消息的依据主要含两点,一是2014年11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了约2%,资金有流出冲动;二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金融项目逆差有所增大。外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四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约912亿美元,外汇储备资产(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减少了293亿美元。

  文章分析,首先,人民币贬值并不一定会导致资金外逃。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主要是美元升值导致盯住美元的人民币被高估。在欧元、日元等主要国际货币对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继续盯住美元显然会被高估。此外,去年11月中国央行降息,释放了宽松信号。上述两个因素,是导致人民币贬值的最主要原因,而非资金大量外逃。

  其次,去年第四季度外汇储备下降,主要是指央行层面数据的下降。同期的全口径外汇占款仅下降约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80多亿美元。而央行口径中减少的外汇储备,有很大部分是保留在银行体系中,并没有外流的。

  独立财经观察员、重庆东和同兴税务师事务所特邀顾问彭瑞馨认为,2014年第四季度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包含了“净误差与遗漏”项目。该项目数据是由所有国际收支差额与国际储备资产(主要是外汇储备)之差得来的。简单说,如果所有的国际收支都是顺差,但没有增加外汇储备的话,那么就会产生上述“净误差与遗漏”。

  参考2014年第三季度数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主要是受到贸易信贷和对外贷款增加以及境内机构借入的境外贷款余额下降等的影响。

  彭瑞馨认为,产生这个结果,主要是由人民币结算以及企业将外汇收入存留境外等因素导致的,并非资本外逃。

  今年1月份的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1.6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83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3037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700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170亿元。此外,当月的外币存款增加了452亿美元。

  财政存款是回笼货币的途径之一;同时,外贸类企业预期美元会升值,因此减少了银行结汇,导致外币存款增加。由于今年1月的外币贷款数据暂未公布,姑且可以把这部分外币存款增加看做是没有结汇的资金。这笔约合人民币2800亿元的新增外币存款,相当于金融机构少增的外汇占款。而这部分资金是存留在境内的,并未流向海外市场。

  众所周知,M2是由存款和流通中现金组成的。统计上,存款要扣除不计入M2的那一部分,比如说存入央行的财政性存款等。而从2015年1月的统计数据来看,财政存款增加了700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543亿元规模,今年激增了3.5倍。这显然导致了M2数值的显着降低。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