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柯文哲本身也将是威胁蔡英文的“核弹” ?

http://www.CRNTT.com   2015-01-10 09:00:26  


 
  据说,从二零零五年到二零零八年,李登辉眼看到民进党在县市长选举、“立委”选举和“总统”大选中三连败,国民党夺城掠地,从县市长到“中央”的“立法院”和“总统”的选战,都所向披靡,很担心国民党可能会做大,因而要以筹组“第三势力”来反制国民党。

  后来看到马英九民调低落后,认为有机可乘,但又不愿见到并不尊重自己的民进党卷土重来,因而希望已年近九十的自己,能抢在自己有生之年组织“第三势力”从中渔利,上台“执政”。但自己的财力难以应付,因而希望能借着自己的影响力与王文洋的财力,重组政党,集结“第三势力”。李登辉评估,第三势力若能成功策动,就可结合国民党的“本土”、“地方”派系,甚至与民进党合作,在关键时刻发挥影响力。从中可以看到,李登辉十分焦急自己已是时日无多,为阻拦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已是急不及待了。

  然而,王文洋虽然对筹组“第三势力”很有兴趣,但对“第三势力”的功能和目的却与李登辉有不同看法。他只是认同李登辉的“本土两党制”理念,因而愿意担当“第三势力”的义工,避免让台湾在二零零八年选举后掉入两党对立的僵局漩涡里。但是,他并不主张组织“第三势力”政党,而是希望能组织名为“王文洋之友会”的政治团体。而且,他对参选“二零一二”不感兴趣,也不会角逐“不分区立委”,并声称如果大家都只顾个人私利,“很没意义”。何况,王文洋更是在李登辉面前公开否认自己反对“ECFA”。这就显示,从李登辉、王文洋结盟开始,两人的理念就已出现分歧。因此,李登辉是找错了王文洋,白白浪费了宝贵时机。

  已是风烛残年的李登辉,自知“时日无多”,颇有迫不及待之感。正好此时,柯文哲在台北市长选举中,坚持要以无党籍身份参加,以凸显“超越蓝绿”,这正好符合李登辉的口味。而且,选举结果是柯文哲赢了,不但是打破了台北市是蓝军“铁票仓”的定律,而且也打破了中间势力赢不了的铁律。因此,李登辉这次或会顿生“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感。说不好,李登辉将会“想做就去做”,游说柯文哲参加二零一六年的“总统”大选,自己则会担任其后援委员会召集人。

  问题是柯文哲是否有此意愿。看来,已经尝到权力滋味的柯文哲,将会抵受不了更大权利的诱惑。倘此,蔡英文就有“难”了。说不好,在陈水扁与柯文哲的双重干扰之下,她的”二零一六之梦”,仍有变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