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所有人骗所有人的“指标”治国?

http://www.CRNTT.com   2014-11-25 11:40:01  


  中评社北京11月25日讯/近日,"广东基层民政干部为完成火化指标盗窃尸体被起诉"一事引发公众关注。火化指标十分荒唐,类似的奇葩指标也并不鲜见,比如交通事故死亡指标、精神病指标等。在这些考核指标之下,造假成为官场的游戏规则,下级为完成上级的指标考核只能不择手段。

  一,指标治国始于1950年土改,在"大跃进"时发挥到极致,用比例划分地主富农式的强制摊派成为政府考核官员、治理社会的主要手段 

  从1950年土地改革开始,中国就开始了指标管理的模式,不分各地具体情况,用比例划分地主富农人数,强制摊派指标。建国后采取了高度依赖指标进行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对待各级官员方面,除了要求他们政治上过硬外,指标考核成为一个重要的方式。用指标管理社会,用指标考核官员,在"大跃进"时期被广泛应用并被继承下来。

  1993年,以GDP为核心的数量指标考核被引入中国,成为地方官员考核的主导性指标,与官员的晋升存在着普遍的正相关关系。此外,政绩考核的指标化管理并非仅是对于政府机构内部,在几乎所有的"类政府"国有单位,比如对于高等学校、医院、国有企业等,也同样实行指标管理的方式。

  二,指标考核催生了各种奇葩指标:湖北公安县摊派卷烟销售指标,相当于让每人每年抽60包烟;广东则强行向下摊派火化指标,在"人还没死先定死多少" 

  "指标管理社会"成为遍布中国各地十分独特的政治现象,而对官员进行量化考核最是简便易行,尤其是在殡葬改革、计划生育等方面,也因此导致各种"奇葩指标"频出,例如,卷烟销售指标、火化指标、精神病指标等等。

  2009年,湖北省公安县发文下达"公务用烟"任务,用"查烟头"的办法检查指标落实情况。2013年,公安县卷烟市场整顿领导小组又下发文件,明确提出全县卷烟销售必须达到25100箱,这些任务被下分到各乡镇,相当于每人每年要抽60包烟。

  早在2004年前,广东个别地方在统计遗体火化率时存在"摊派"火化任务现象,即按上年度年底当地总人口的千分之五(死亡率),在年初将本年度火化遗体数量任务下达到各县(市、区)、镇、村,这种统计方法往往"人还没死先定要死多少人",容易造成虚报遗体火化率甚至卖火化指标等腐败行为。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