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 |
私塾为何成为另一种应试教育? | |
http://www.CRNTT.com 2014-09-10 14:21:31 |
但崔小萌说,每天读完七八个小时的经书后,那些大孩子,也会偷偷地抽烟,跑出去上网吧,或者打架谈恋爱。每天读诵圣人的教诲,并没将他们变成谦谦君子。“有的比我在学校认识的坏学生还要坏。”她想了想,接着补充,“是那种阴阴的坏。” 崔小萌来到学堂的时候,堂主的女儿在读经十年后,已经被送到了北京,进入王财贵开办的文礼书院。 “十年读经,十年解经”,王财贵为读经的孩子构想了一个超过二十年的学业过程,先用十年时间记诵中外经典,再用十年时间加以意义的理解。 “这也是为私塾的孩子找了条出路。”一位堂主说。 2012年9月28日,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这所私塾路上的清华北大,面向全国招生,标准可谓严苛,“能背诵经典三十万字(中文二十万,外文十万)以上”。 “我的女儿背完了二十万字,”孟丹梅说,“是作为陪读生进去学习的。” 但一位同学告诉崔小萌,孟老师的女儿曾经说过,她其实想当明星。 一直到今年,书院才有两个学生真正达到了背诵三十万字的要求,一位还来自台湾。 “我觉得这显然不合理,现在我们国内最有学问的学者,是古典学者,也没有人能背诵三十万字。”徐梓对此不以为然。 但这个标准却实实在在改变了崔小萌和她的同学们的生活。 原先,对于背诵,学堂并没有严格的要求,现在则有了“包本”的制度,所有学生,都要求将某本经典读诵百遍后,进行“包本”,也就是一次性背诵,同时录像,作为以后进入文礼书院的证据。那些原本几年前就背完了的学生,由于没录像,背了也不作数,重背时,又早忘得一干二净,狼狈不堪。 这成了一种变相的考核,学生和老师,围绕着“进书院”开始紧张地运转,一堂读经课的时间也从六十分钟增加到了一百分钟。 “读经的学生,不上书院是没前途的。”老师们这么动员他们。 “多一个上书院,学堂的名气就大很多,方便招生赚钱。”崔小萌说,一个学生一年的学费是五万块。 “我不想上书院。”崔小萌的同学刘灵(化名)也和她在同一天退学了,“但我一说完,老师脸就沉了下来。”刘灵想学中医,老师告诉她,中医是聪明人学的。 “这不成了另外一种应试教育吗?”崔小萌本想离开体制学校,没想到又进了另一所——“读经学校”。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