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张蔡会”的现实与“习马会”的想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8 09:27:29  


“习马会”未来较中性,有可能成,也很可能不成。
  中评社北京6月18日讯/联合早报今载刘臻的文章《“张蔡会”的现实与“习马会”的想象》分析认为,张志军访台行程宣告蔡英文在6月4日提出的“张蔡会”议题破局;而“习马会”大概是两岸的最高层级还在谈,这里面的事情应该是千头万绪,未来较中性,有可能成,也很可能不成。
 
   6月12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的访台行程初定。

  新华社的消息是“张志军主任访台行程四天三夜,安排上包括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交换意见,并将参访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与彰化县。”台媒的消息指已订6月23日抵台,“四天三夜”的规格是比照王郁琦访陆。

  值得重视的是,这个行程也宣告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6月4日提出的“张蔡会”议题破局。蔡英文在“中国事务委员会”谈话会上的原话是“只要不设前提,我也可以和张志军在民进党中央会面”。“民进党中央党部”是在台北,但张志军这次不到台北,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张蔡会”了。

  张志军本次6月访台其实是王郁琦2月登陆的回访。今年两人的互访是两岸官方对口单位建立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的开端,突出的是一个“官”字,意义甚大。可以上承到1993年4月两岸“海协会”“海基会”在新加坡海皇大厦开始举行的“汪辜会谈”。当时“海协会”“海基会”虽然实质上是“衔政府之命,行政府之权”的从权白手套,但名义上仍是“民间组织”。

  由于台湾当下复杂的政情,“张王会”的风头是被“张蔡会”议题抢去了不少。那么张志军此行不到台北,是为了避开蔡英文吗?应该不是。2月王郁琦也没去北京,会谈是在南京的紫金山庄举行的。这一来一回的行程地点等细节安排,体现的是两岸交流中敏感的“对等”。如1993年新加坡“汪辜会谈”最后签署的协议中,大陆海协会留存的一套,采用的是全文横排简体字,两会并称时,海协会在前,并称会谈为“汪辜会谈”;而台湾海基会留存的一套采用繁体字,全文竖排,文件中两会并称时,海基会在前,会谈也被称为“辜汪会谈”。

  跳出细节看,“张蔡会”的实质是“红绿接触”,但不对口。目前的两岸沟通大概是有四种路径:一是“海协会”“海基会”的民间路径;二是国台办和陆委会的官方路径;三是两岸政党的交流路径;四是最高层级的某些途径。蔡英文目前只是台湾在野党的主席,就定下主客,要求大陆的官方代表来自己的党部会面,是比较跳跃了。更何况,“不设前提”本身就是一种重大前提,其中的政治内涵谁都看的出来。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