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何凯:中国为什么不要成为世界第一?

http://www.CRNTT.com   2014-06-07 09:42:32  


  中评社北京6月7日讯/学者何凯今天撰文《中国为什么不要成为世界第一?》 表示,一个领导世界的国家,应该通过条例与准则同邻居维持和平关系。从历史来看,以武力领导是不能持久的。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必须知道,如何在国际社会制定条例与准则。但要鼓励其他人遵守,领导者就得以身作则。签署《南中国海行为准则》可能是中国设定条例,来缓解南中国海纠纷的第一步。

  中国预计将在今年底超越美国,跃居全球最大经济体。然而,因为三个原因,中国却对此感到害怕。

  首先是利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标夸大中国实力。外界已不是第一次这样做。中国的GDP于2010年赶超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次,世界银行的数据很快会让中国变成全球最大经济体。

  然而,中国领导人明白,不论其GDP或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有多大,中国的13亿人口——世界上最大的分母——都将削弱其真正的实力。例如,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2012年的人均GDP在全球排名91,甚至落后于还在从美国反恐战争中恢复过来的伊拉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把中国提升到第89位,但还是排在多米尼加共和国之后。

  尽管中国近年的军费一直维持两位数增长,其军事预算还是低于美国的三分之一。以软实力来看——中国的观念和准则对世界的影响力——中国的实力同美国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在其新书《中国走向全球:不完全大国》(China Goes Global: The Partial Power)中,有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对今日全球政治的多方面影响力。他的结论是中国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强国,而是个“不完全大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大概将维持这样的情况。

  此外,让中国感到害怕的还有“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假象的政策含义。巨大的实力意味着巨大的责任。中国领导人担心中国掉入外界,尤其是美国所设的“言辞陷阱”(rhetorical trap)。2005年,时任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的佐利克曾建议,中国在主导国际议程上可扮演“负责任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在中国领导人眼中,这样的建议是个“言辞陷阱”,目的是支配和约束中国的外交政策行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