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越南是亚洲新富对地位与个性追求的典型案例

http://www.CRNTT.com   2014-05-23 11:03:12  


  中评社北京5月23日讯/纽约时报中文网提到,一个国家住着全球的富人,一个国家住着全球的中产阶级,还有一个国家住着全球的穷人。在全球各国富人中能找到的共性,远比一国之内的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共性要多。可能从来如此。但世界曾经生活在一种无知的、极易被利用的状态中。意识带来了改变。它是一种火力加成,一个激励因子。一旦知晓,逆转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了。它会加剧对地位的渴望,这一点在胡志明市的体现,跟在好莱坞一样明显。

  无论处在怎样的阶段,对地位的追求始终是一股强大的社会驱动力。这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欲望。亚洲的新兴中产阶级,以及刚崛起的富人,正在寻求显示地位的手段。其过程颇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越南有9000万人,其中约2000万人在用Facebook;约有一半的人处在贫困线以下。一个社会在如此设定下,是同时生活在多个宇宙里的。一个少年骑着踏板摩托车,驮着装满活鸡的笼子,在摩托车的喧嚣海洋里行进,路过一家簇新的“泰式塔帕斯吧”。全球与本地,高大上与谋生的挣扎,交错并置。每个人都要找个地方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各种地方生活。就在不久前,越南还是一个饱受战火摧残的小农社会,如今却阔步走向热火朝天的都市现代性,放眼世界,这样的变化比比皆是。

  一个国家住着全球的富人,一个国家住着全球的中产阶级,还有一个国家住着全球的穷人。在全球各国富人中能找到的共性,远比一国之内的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共性要多。可能从来如此。但世界曾经生活在一种无知的、极易被利用的状态中。意识带来了改变。它是一种火力加成,一个激励因子。一旦知晓,逆转就是几乎不可能的了。它会加剧对地位的渴望,这一点在胡志明市的体现,跟在好莱坞一样明显。

  将全球化等同为均质化的观念已经很普遍。你不远万里来到某个地方,发现眼前有一家达美乐比萨(Domino’s Pizza)或唐恩都乐(Dunkin’ Donuts)。高尚住宅区遍布着差不多的个人健身教练广告。购物中心里满是一样的“强力品牌”。儿童都趋向于胖乎乎的,甚至是肥胖,因为全球快餐业改变了他们的饮食结构。越南富人跟全世界富人一样想要普拉达(Prada)包,新兴中产阶级渴望着一样的崛起象征,而穷人的穷,和其他地方的穷人也是一样。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