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印度选出了一个政治强人——莫迪

http://www.CRNTT.com   2014-05-20 11:23:34  


 
强势外交?

  毫无疑问,印度选民选择了一位政治强人。有人称莫迪与美国前总统里根相似,因为他俩都是从邦(州)崛起的地方强人。有人称莫迪与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相似,因为他俩都坚信市场经济,同样地对官僚主义不予容忍。还有人说,莫迪与印度前总理英迪拉·甘地相似,因为他俩都有凌驾于政党、政府、甚至国家之上的独裁倾向。更有另版比喻,称莫迪是“印度的普京”,“印度的安倍”,等等。

  然而,印度舆论并不担心莫迪会把印度引向极端政治和专制统治,因为他们对印度民主制度对权力的制衡能力充满信心。不过,敏感的国际媒体已提出一个问题:莫迪上台后,印度的外交政策是否会走强硬路线?有的不无担心,有的不无期待。

  巴基斯坦有理由担心。从历史上看,印巴关系实质上就是南亚次大陆印度教与伊斯兰教关系的延伸。莫迪从小参加“国民志愿服务团”(RSS,一个具有极端主义倾向的印度教社会文化组织)的训练,年轻时成为这个组织的宣教员。虽说此次大选莫迪主要得益于“古邦模式”,但选民中的“印度教情结”也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因素。确有莫迪的支持者在选战中放言:“让反对莫迪的人卷起铺盖去巴基斯坦吧!”也有穆斯林政治领袖针锋相对:“让投票给莫迪的人投海去吧!”可以肯定,巴国民众对莫迪当选的反应会相当负面,莫迪也会对辛格总理时期的对巴政策进行某种调整。

  还有,在印度和美国,都有一批人希望印美关系终将演变成“联手制华”的同盟关系。在曼莫汉星时期,他们失望了;现在,他们把希望寄托在莫迪身上。但他们很有可能再次失望,因为:第一,美国对莫迪制裁十多年,莫迪至少不便一下子扑进美国怀抱;第二,2008年国大党执政时与美国签署的“民用核能合作协定”构成印美新型关系的基础,但那时人民党是反对党,曾竭力反对,现在即便找台阶下也需要时间和机会;第三,当前印美在贸易、尤其是药品专利等方面矛盾不少,将其厘清需要有个过程;第四,最重要的是,中国对发展与印友好关系意愿明确,可信可靠,印度新政府应该会认识到,如果以“中国威胁论”为基础制定对华政策,必将限制印度的战略选择,不符合其自身长远利益。

  笔者对莫迪今后可能的对华政策取谨慎乐观态度。之所以谨慎,因为中印边界问题悬而未决,双方对实际控制线某些地段的走向认识不一,容易发生所谓的“越界事件”。好在自去年“帐篷对峙”事件之后,双方加强了边境管控机制建设,边境局势有望保持稳定。

  另一方面,之所以乐观,是因为莫迪的经济思想与中国的发展模式较为接近,他曾多次访华,重视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当前印度经济面临的最主要任务是,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扩大制造业规模,而这两项恰都是中国的强项,因此,与中国合作所可能获得的收益将是难以替代的。

  (作者毛四维是中国前驻印度和巴基斯坦外交官  来源:联合早报2014年05月20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