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李克强访非看中国资本“出海”大棋局

http://www.CRNTT.com   2014-05-14 12:02:28  


当地时间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与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共同见记者时指出,贸易投资合作是中肯关系发展的重要方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5月14日讯/“中国出口模式正在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需要一个‘大市场’来消化,非洲也是亚洲之后,最具发展潜力的大洲之一,李克强访非将高铁与大飞机一并带入非洲,让非洲成为高端制造业的‘出海口’,局部非洲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一个明智选择。”财讯网日前登载评论文章“从李克强访非看中国资本‘出海’大棋局”如是说,文章内容如下:

  据媒体报道,日前李克强与肯尼亚总统肯雅塔会谈并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李克强表示对外贸易不平衡状态损害了中国的宏观经济,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国家的一个沉重负担。从中国来说,如果整体上贸易不平衡,会给我们宏观经济调控带来极大的压力,我这里也坦率的说,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们很大的负担,因为它要变成本国的基础货币,会影响通货膨胀。外汇储备规模过大,除了影响通货膨胀之外,还会引发楼市等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引发人民币计价资产泡沫,从而导致实体经济中的资本追逐短期利益,带来整个经济体的资源错配。

  李克强此番表述也意味着,决策层将着手给巨额外汇储备“减肥”。对于中国经济而言,目前巨额外汇储备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利用的好巨额外汇储备将为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反之则会加深李克强上述的矛盾与问题。中国外汇储备到底有多高,通过一组数据可以直接了解。根据央行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258亿美元。截至2014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95万亿美元,全世界第一。这一规模占全世界外储总量的三分之一,比世界第二的日本要高出2.85万亿美元。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让保值成为一个难题,发达国家多轮量化宽松政策之后,国债收益率不断被压低,中国依靠投资国债来维持外储的盈利性与安全性压力不小。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运营需引入更多的国家战略思维,战略性运用外汇储备,推动中国迈向对外投资大国。对于外汇储备而言,改革最好的办法还是八个字“化整为零藏汇于民”。

  虽然中国官方的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但受兑换美元年限额度的影响,民众持有外汇数量十分有限。而美国虽然官方外储不高,但是数据显示美国民众持有的外储总额接近十万亿美元。中美两个之间外储总量相比较,美国的真实外汇储备规模也是十分庞大。藏汇于民是美国没有因为外储总量过大而担忧的原因之一,中国也应该将手中巨额的外汇储备转移到民间,通过企业之手将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投向海外,避免集中投资所引发了价格泡沫与风险同时,也让中国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之中,对外投资只有真正走向市场化,才能改变外汇、储备投资过于依赖美债的现实。

  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公布之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预期被证实,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日益迫切,渐进式的改革也面临加速的诉求。经济规模和总量在过去十年得到量的积累过后,中国开始在全球链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中国在全球经济和贸易格局中重新定位,也让中国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角色转变,“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一国向成熟型国家发展必经的历史发展阶段。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