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国进入印度洋 需避免与印度冲突

http://www.CRNTT.com   2014-04-10 08:17:48  


  
  “中国进入印度洋”成为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阶段的目标应以保卫印度洋航线为主。采取先易后难策略,稳步推进,不断扩大中国在印度洋区域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在该地区提高国际地位,树立大国形象,利用公共秩序保证海上通道安全的同时,积极尝试建立补充性的通道备份,形成有效对冲,避免其他国家以海上通道安全讹诈中国。有效拓展中国的出海口,使相关国家成为中国印度洋安全架构上的利益攸关方,最终实现中国由区域性海洋大国向世界性海洋大国的战略转型。 

  积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等手段,打通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陆上通道,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形成陆上通道与海上力量相配合的有利战略态势,加大在印度洋的投入,保障中国印度洋航线的安全。打通克拉地峡,保证中国石油运输安全。借助陆桥走向印度洋,从而间接获得印度洋出海口。从云南取道缅甸进入印度洋;由新疆西行至中亚最终连贯欧亚的大陆桥,将伊朗、阿富汗相联结直抵阿曼湾。并以新疆喀什为起点,经中巴边境口岸红旗拉普山口,贯穿巴基斯坦全境修建一条直抵印度洋畔瓜达尔港的铁路;依托缅甸的地缘优势,尽早建成中缅孟国际大通道。 

  近年来中印关系中的印度洋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一问题之所以出现,既与冷战后印度洋地缘战略地位的凸显有关,也与印度和中国对印度洋在各自国家发展中的价值判断有关。中国为了维护在印度洋地区合法的战略利益,采取了“非直接进入”即合作的方式进入印度洋。印度认为中国是一个竞争性的大国。因此,中国进入其视为“后院”的印度洋被看做是对印度的威胁。从这一认知出发,印度采取了诸多措施制衡中国在印度洋的势力发展,中国的反应则较为谨慎和温和。印度洋问题不应该成为中印关系中的“热点”。中国希望未来的印度洋是和谐、合作的印度洋,而不是冲突的印度洋,印度洋问题的妥善解决,对中印关系的良性发展非常有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