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赵灵敏:为什么中国用钱买不到好感?

http://www.CRNTT.com   2014-04-07 10:03:38  


台湾学运反“服贸”
  中评社北京4月7日讯/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赵灵敏的文章《为什么中国用钱买不到好感?》,内容如下:

  台湾学生占领立法院已经超过两个星期,《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导火索,该协议全文共4章24条及2项附件,大陆承诺对台开放80项,多于台湾承诺对大陆开放的64项,开放程度甚至高于对WTO(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水准,涵盖行业类别之多、开放力度之大,用海协会会长陈德铭的话说就是:“在大陆已签署的类似协议中,前所未有”。但就是这么一个大幅度让利的协议,台湾人却并不领情,不仅学生占领立法院,台湾TVBS电视台的最新民调显示,支持该协议的只有35%,反对的则有42%。

  看起来一片好心,大笔一挥银弹滚滚,但对方非但不领情,反而质疑你包藏祸心,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对台事务上,在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情况也差不多。2003年香港经济因为沙斯(SARS)的影响一蹶不振时,中央政府开放了“自由行”,签订了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挽救了香港经济,并让香港成了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但时至今日,这一系列惠港措施却成了离间两地人民感情的催化剂,在香港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再放眼中国多年来的外交实践: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在国力并不雄厚、人民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却勒紧裤带去援助阿尔巴尼亚、越南等社会主义小兄弟。从1954年起,中国政府向阿尔巴尼亚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从1950年至1954年,中国政府向越南政府提供了1.67万亿人民币(旧币)的援助,而当时中国人的年均收入才200多元,这样慷慨大方的结果却是反目成仇,越南更是跟中国兵戎相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出动100多万志愿军,战费开支7万亿元人民币(旧币)。1953年11月金日成访问中国,中朝签订经济文化合作协定,中国不仅将战时费用一笔勾销,又无偿赠送朝鲜8万亿元人民币(旧币)。中国对朝鲜可谓仁尽义至,但朝鲜对中国的不尊重却是世人皆知。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到任何西方国家访问,几乎都携带着大笔的订单和经贸协议,对方的欢迎仪式也总是异乎寻常的热烈,但中美、中欧、中日关系却再也回不到1980年代的友好局面;而在那时,西方国家在中国的商业利益,跟今天比起来是微乎其微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