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薛理泰:朝韩冲突将聚焦于西海

http://www.CRNTT.com   2014-04-02 09:12:33  


 
  例如,2010年3月26日韩国天安号护卫舰在西海爆炸沉没;2010年11月23日,朝、韩两国曾在“北方界线”附近的延坪岛爆发了猛烈的炮击事件。这两次事件均加大了朝鲜半岛爆发军事危机的可能性,推动美、韩两国应对半岛军事冲突的合作机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也促使美国、韩国和日本这一结盟关系在东北亚地区的进一步强化。
 
  天安舰爆炸沉没和延坪岛炮战这两个事件,看起来都是局部性的孤立事件。可是,从深层次着眼,在朝鲜加紧研制核导弹的大背景下,尤其对于东北亚的政治格局说来,此类事件却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力,而且将产生持久性和全局性的影响。
 
  有鉴于此,如果说朝、韩两国可能爆发的武装冲突将聚焦于朝鲜半岛的西部海域,确实不是过甚其辞。何况,平壤政权在决策和采取重大行动时的特征,就是动辄喜欢走偏锋,却难以轻易妥协。概言之,表现为“决断性有余而协调性不足”。如今朝鲜已经拥有了核导弹,金正恩才年过30,刚以决绝的手段处决了亲姑父,如今他作为大权独揽的朝鲜核司令,一旦他面临此类突发事件,处置事件的手段和底线,自然令各方捉摸不定,难免惶惑加上疑虑。
 
  尤有甚者,时至今日,美国、日本固然是韩国的盟国,而中国又是朝鲜的盟国,中、朝友好互助条约有效期20年,2001年条约自动续期,现在有效期延至2021年。该条约第二 条载明:“缔约双方保证共同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任何国家对缔约双方的任何一方的侵略。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由此可见,在朝鲜半岛军事冲突急速升级的情况下,以美国、日本为一方,以中国为另一方,被迫卷入半岛冲突乃至战争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就相关各方的国家安全利益而言,这就是朝鲜半岛局势以及朝核问题的症结所在。

  当然,当前美、韩、日三国尚不至于对朝鲜启动挑衅性的攻击行为。做出这个判断有如下几条依据:
 
  首先,中国对朝鲜遭遇的重大危机,到头来还是不能不管。这是北京国策所系。美国前车可鉴,必然顾虑到中国可能作出的强烈反应。
 
  其次,朝鲜已经引爆了三枚核弹,大概还剩下七、八颗核弹。如果朝鲜宁可闹个鱼死网破,则必然危及驻韩美军的安全。况且,美国要对朝鲜采取强硬的军事行动,也不待于今日。既然如今朝鲜已经拥有了核弹,美国在决定是否实施军事攻击时,自然必须慎之又慎。质言之,这个可能性应该予以排除。
 
  再次,韩国首都首尔附近,称为大首尔地区,集中了韩国半数人口,却离开南、朝鲜边界线仅五、六十公里。一旦战争或者大规模武装冲突发生,即使朝鲜仅以火箭、远程火炮对首尔发动攻击,也是韩国不能承受之重。基于此,韩国在对付朝鲜问题上,向来持有投鼠忌器的立场,这对美国和日本是一个牵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