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马凯硕:印度人具备全球竞争力

http://www.CRNTT.com   2014-02-10 10:24:10  


 
印度企业家不可短视

  除了拉詹外,还有成千上百的印度人愿意回国效劳。没有其他国家像印度一样,在全球有这么多具竞争力的人才。当然,这些人回归会让一些人不安或打乱现有秩序。但他们正是印度目前所需要的改革者,可以打破反对全球化、让印度不能向前迈进的旧思维。

  第三,印度的商界巨子必须放弃他们对全球化的矛盾看法。这种举棋不定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他们知道自己具备全球竞争力。许多印度企业已享誉全球,包括塔塔集团(Tata)、威普罗(Wipro)及印孚瑟斯技术公司(Infosys)。另一方面,他们却不愿意促使印度政府在世贸组织谈判说“同意”,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得放弃在迅速扩张的印度消费市场的特权。他们看不出为什么他们要同他人分享这个庞大的市场。这种态度可以保护他们的短期利润,但却会牺牲他们与印度的长期利益。

  这些印度企业应该看看我在文章开头所举的数据:25万亿的经济总量。为了保护印度目前的近2万亿经济总量,他们正阻碍它翻几番。要了解他们这种心态的愚蠢,印度企业只要同韩国企业比较,就可以明白他们为保护主义所付出的沉重经济代价。1970年,韩国制造业的规模还不到印度的25%。韩国在1962年的制造业出口微不足道。然而,到2011年,韩国的制造业出口已经超过印度近2.5倍。如果印度企业采取更支持全球化的态度,现代集团(Hyundai)与三星集团(Samsung)等公司,应该出现在印度而不是韩国。

  许多印度商业巨子还是难以想象他们可以跻身世界级行列。攀登高峰的艰巨路途让人胆怯。让我建议一个捷径。出于明显的地缘政治考量,日本有强烈的欲望同印度合作,印度企业也有同样的想法。印度公司可以从日本公司那里学到如何在国际上竞争。关键问题是:在国际公平竞争的平台上,印度企业可不可以和在美国的印度人一样充满文化自信?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们将成为世界迫切需要的全球化新拥护者。

  作者 Kishore Mahbubani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

  《耶鲁环球》杂志(Yale Global),叶琦保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