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吴晗:弃学从政 身名俱灭

http://www.CRNTT.com   2013-12-14 15:10:07  


《海瑞罢官》让吴晗的命运瞬间逆转
 
   通过袁震的关系,在中共代表华岗、李文宜夫妇的协调下,形成了一个以“西南文化研究会”为沟通渠道,以民盟为组织依托,以吴晗为共产党与民主人士的沟通桥梁,以潘光旦、费孝通、曾昭抡、楚图南、闻家驷、潘大逵、尚钺等民盟盟员为主体,以张奚若、向达、费青、钱端升、朱自清等同情民主运动的教授及以“民青”为外围支持性力量的知识分子群体。在这种社会交往、互动中,吴晗社会、国家命运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日益远离了胡适提倡的学术救国、教育救国道路,从书斋里的学者慢慢转变为一个街头的革命斗士。

  1946年8月,吴晗回到阔别九年的北平,任教于清华历史系。此时,胡适已从美返国,准备就任北大校长。师生二人分别近十年,已是物是人非,胡适成为坚定的反共人士,吴晗则与国民党不共戴天。政治上的分歧不仅让二人未能再续师生情缘,进而反目、彻底断绝往来。

  吴晗在清华的工作环境没有多少改善,反而因其政治色彩备受同事的冷落。在清华,以吴景超、刘大中为首的教授创办了《新路》周刊,成员均为留学国外的自由知识分子,且大多留学伦敦大学。潘光旦、费孝通均为其中的重要成员,而吴晗则被排除在外。

  其实,深陷政治斗争漩涡的吴晗也时常兴起重返学术的念头,但他已经远离了胡适派学人群的学术网络,以吴景超为首的清华派学人网络也拒斥他加入。更为重要的是,许多青年学生和同事倾向于将他看作“街头上的民主斗士”,而非“书斋里的明史专家”;另一方面,吴晗与民主革命界绵密的关系网络也容不得他轻易离去,在民盟北平市支部的干部推选会议上,吴晗被选为主任委员。回北平后的吴晗,其生活仍然被民主运动所填满并逐渐成为革命民主人士关系网络中的核心人物。

  1946年胡适由美返国后不久,得知吴晗已走出书斋,并在北平积极参与民主运动。对此,“他曾和人谈起,说吴晗可惜走错了路。”无可讳言,胡适对吴晗后来所选择的道路的确感到失望。因为按照胡适的看法,吴晗与其他进步青年不同,他不仅具备了学术研究的条件,而且已经跨进学术殿堂,如果在明史研究上,持之以恒,深人下去,其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必将超过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基于这种思维形式,胡适才以惋惜的心情,坦率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纵观吴晗一生,他究竟应当继续治学还是投身革命,胡适的“走错了路”一语成谶,不同的价值判断造成了吴晗与胡适,吴晗与傅斯年交往的断绝,吴晗亦因此没有在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多成就,这都是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留下的遗憾。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