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陈虎:三中全会实施八大新政刻不容缓

http://www.CRNTT.com   2013-11-07 10:00:56  


  中评社北京11月7日讯/搜弧财经昨天登载陈虎的文章《三中全会能削减多少“权力红利”---刻不容缓应实施的八大新政》,内容如下: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对于这次会议,可谓是举世瞩目,在中国正处特殊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口,国内外急切的想从这次会议寻找到一些基础答案。

  就此,已提前爆出了会有“重大突破”的消息,甚至称之“超乎想象”。固然愿意乐观的守望其成,但仍须对中国当下时局之复杂性和艰难性有基本的理智认知。

  如果说“习李新政”核心是要释放中国的改革红利,那么,其成功与否,本质又在于多大程度可削减庞臃的“权力红利”,因为,过去的改革红利大部分都被权力所占有囤积了。另外的问题是,依靠掌握“权力红利”的人去削减自己的“权力红利”,靠正常商量方式根本无法完成,即便是中央高层想推动,没有强制逼迫力量介入,会遭遇体制内相关利益集团强烈的抵触。

   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所处的环境是,经过“文化大革命”后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老一辈革命家推动的改革开放,本身也是改善自己家人生活品质的必由之路,故上下同心、官民一致,当时推动的思想解放运动,也给改革开放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而当下情况则完全不同。

  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导致物质空前大发展和大累积,改革开放后二十年的各级官员拥有的权力空前大拓展大泛滥,权力可承兑红利前所未有,即便是普通公务员和准公务员,以及国企背景人员,享受高于社会普通民众一倍以上的工资、福利,不同程度可依靠权力和垄断资源获得社会强势地位。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的再度庞大,给体制内的人又增加了底气,觉得耗几年没问题,有几人有意愿有动力去改革,把到手的“红利”让给普通民众?

  党内关于深化改革分歧加大,打着改革旗号伤害改革,成部分官员“创造性”政绩出口,并导致两个恶性后果,一是民众不知真相形成误解进而反对改革,一些民众诉求政府承担社会分配的呼声反而上升,打土豪分田地的思潮替代了更多通过市场调节分配的愿望;二是假改革让财富快速向部分利益集团汇聚,呈现不管不顾的局面,并产生强大制衡真改革的力量,在资产海外转移和子女身份海外置换之后,变得比过去更有恃无恐。

  公务和准公务队伍在超常态衍变扩展,除体制内外的一维概念,体制内常态化纷争已成另一维变量,中央和地方、地方和地方、条条和块块,利益博弈同样激烈,表面似无硝烟,实则暗流涌动。政治制度虽不是联邦制,但不受约束的地方政府权力已远超联邦制。

  在政治强人消失下,体制传导功能大打折扣,重大决策形成往往依靠势力平衡,政务推动往往依靠利益平衡,不直接与官员乌纱挂钩的事项,要么推不动,要么胡推动。藐视强大的国家机器,零部件协调运转呈反向扯皮趋势,社会运转效率低,付出的社会成本高。

  “维稳”和提高税赋成为执政队伍最没争议的选项。这种“维稳”,不单是“大义”上的维护政权,不少是“小义”上保护若干既得利益,不少地方故意跑偏,民众正当诉求被压制,部分官员打击报复夹杂其间,权力干预更加冠冕堂皇,垄断寻租基础更加广泛,腐败伴随更加难制止。玩政治秀的官员多了,脸皮厚、心肠黑、素质差的官员多了。与民争利和GDP政绩的百花开放,必大行其道,而放松管制和理顺生产关系,却列入不稳定内容而被拖延搁置。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